六合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省、市部署要求,着力在培训覆盖、资源供给、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突出分层分类,集中培训覆盖到位
坚持上下贯通。构建“区级重点、街镇普遍、支部兜底”三级党员教育培训矩阵,区级制定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重点聚焦党组织书记,拟定集中培训计划53场次。推动街镇立足自身实际,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月月谈”、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等现有载体,扩大参训范围,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督促支部落实每月“党员活动日”制度,把理论学习作为固定动作,确保党员常态化参与、全覆盖受训。到目前为止,区级层面共组织开展26个培训班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进区级及以上党校培训1255人次,普通党员进区级及以上党校培训2666人次。
强化部门协同。建立联动联训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区级机关工委、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参与,针对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新兴领域党员差异化需求,结合各单位职能,分类组织开展富民强村、基层治理、机关党建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抓好重点群体。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新兴领域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集中难、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创新采取“板凳课堂”“云端课堂”“返乡课堂”等灵活多样的“送学”方式,切实打通培训“最后一公里”,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到底到边。
突出提质增效,教育资源供给到位
打造优质课程。组织拍摄《“鸽”带你飞》《聚“链”向新》等党员教育片,依托“六合先锋”微信公众号平台展播,开展优秀党员教育作品“五进”活动,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精准下沉基层一线。
扩充师资队伍。注重队伍多元化,从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家学者、“两优一先”代表、业务骨干、行业技术人才、村(社区)书记等队伍中,充分挖掘优秀讲师,推动形成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部门骨干讲业务、基层干部讲案例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用好学习阵地。充分用好远程教育站点、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同时以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为契机,提档升级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新四军第一派出所旧址、邓子恢故居等,打造红色党性教育路线,切实用活用好本土教育资源。
突出以学促干,培训成果转化到位
立足岗位作贡献。指导各级党组织结合日常工作设岗定责,规范建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有针对性地安排党员骨干参加区级及以上教育培训,并在一线岗位检验学习成效。深化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引导机关党员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及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志愿服务勇担当。聚焦生态宜居和美家园等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七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党员专业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贡献。
助力发展增动能。推进“将心比心 换位跑流程”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政务服务场所等,发现并解决涉企服务卡点堵点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富民强村,充分发挥各村(社区)书记带头作用,围绕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制定“一村一策”提升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产业项目,切实把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