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调研却演变成了按剧本走的形式主义。比如,有的提前“彩排”,“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设置“经典路线”,安排“群众演员”,有的还要陪同“赶场子”。“照着剧本走”,就难以听到真声音、摸到真问题,据此作出的决策必然脱离实际,难以落地见效,让调研沦为“调演”。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上级部门要当好调研的“导演”,多做无准备、自选性的调研,不打招呼、不提前下通知,少看些既定路线、漂亮样板,真正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科学确定调研选题和对象,提前做好“预习”,确保调查研究靶向明确,精准聚焦关键所在。要主动奔赴群众意见集中之处,深入困难较多、形势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勇于揭短、敢于露丑,在困难一线“亲口嚼馍”,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建立完善“调研—决策—落实—反馈”的闭环链条,将调研结果转化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使调研成为政策制定的源头活水、检验工作的实践标尺。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领导干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敢于触网、善于用网,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入数据资料的采集、发掘、整理、分析和应用,推动大数据与传统调研方法深度融合,提高调研科学性和实效性,使调研工作更加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