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阳光烂漫,室内暖意融融。近日,在位于玄武区常发广场的“红领·常发”党建阵地内,来自红山街道的“两新”组织党员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堂,正在红山街道二十大宣讲团成员——“草根名嘴”胡素香的带领下,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他们学习的场所,在一列火车的火车头内。记者在现场看到,这节火车车厢保留了绿皮底漆,以及站台、部分座椅、车窗等,内部则重塑空间、重构功能,打造为“红领·常发”非公党建阵地。
红山街道专职党务工作者高莉介绍,红山街道现有1908家企业,其中常发商圈有208家,星河园区有118家,从业人员约3.6万人,现有企业党员101人。随着红山新城发展提速,商圈、园区企业入驻数量增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方面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党建搭起政企互动互助“连心桥”,新城建设之初,红山街道就结合城建规划,布局以常发广场为中心的商圈、楼宇党建,在常发广场、星河园区分别建立了“红领·常发”“红领·星河”两大非公党建服务阵地,同时新建10个“宁小蜂”驿站,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可辐射至常发、东华等5大商圈、园区。
如今的“红领·常发”“红领·星河”,已经成为商圈、园区党组织和党员学习阵地。以“红领+”非公党建服务阵地为平台,各级宣讲团成员、社区“草根名嘴”等纷纷走进火车头、园区楼宇,为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带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两年来,辖区内“两新”支部已从9家增至23家。
“经常参加一些街道组织的党建活动,企业内部凝聚起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少优秀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南京合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小卫对此颇有感触,作为一家非公企业,此前企业内部党员沟通较少,如今,以党建阵地为平台,企业党员经常在阵地开展学习。
党建服务阵地不仅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阵地,更是为企优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公共空间。高莉介绍,结合阵地建设,街道推出“红领成长”3+X课程,通过党支部活动沟通需求,促进企业资源“置换”,真正让企业得到发展实惠。同时,街道联合区科技局等职能部门,为企业带来最新政策分享与解读,打通政策“直通车”。
结合常发广场附近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众多的实际,红山街道对辖区内28家新就业群体企业、278名从业人员等逐一走访,成立了红山街道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目前,辖区内已培育2家新就业群体类建立的党支部,同时,街道摸排新就业群体的居民需求,制定了25条服务清单和63条共建清单,并切实落实。
火车头里学报告,凝聚“红领”精气神。记者了解到,像“红领·常发”“红领·星河”这样的非公党建服务阵地,在玄武还有很多。新街口商圈有“红领·汇杰”“红领·德基”,珠江路沿线也有“红领·硅巷”。一个个“红领+”阵地多点开花,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商圈、园区,在玄武走深走实、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