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南京党建网站,
建邺区:深学笃行二十大 奋楫争先展“新”篇
来源: 江苏先锋 发布时间: 2023-01-05

建邺区紧扣省委组织部关于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说做”活动部署要求,瞄准谋有精度、学有广度、说有力度、做有温度的目标,用心谋划部署,务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落地生根。

突出“三个细化”   增强“谋”的精度

细化工作路径。专题召开全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扩大会议,认真传达省、市委组织部工作要求,现场征求25家部门和联席会成员单位推进“学说做”活动意见建议12条。综合上级要求、相关单位意见和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提示单,形成5方面16项推进措施。

细化责任分工。发挥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对照工作职能特点、资源禀赋,制定“学说做”任务分解表,有针对性地将配齐学习资料、开展事迹分享、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宣传方式、强化作用发挥等具体任务,逐一分解至相关单位,明确总体推进、重点攻坚、沟通协作的责任体系,凝聚工作合力。

细化组织发动。突出发挥行业党委和属地党组织作用,加强平台企业工作牵引能力,通过“行业党委+属地党组织+平台企业党组织”带动“流动党支部”,“流动党支部”发动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方式,提升“学说做”活动的覆盖面和知晓率。

用活“三种方式”   增强“学”的广度

做实领学。依托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勇工作室,围绕“学二十大精神强奋斗者力量”主题,举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劳动者党员骨干学习交流会。张勇代表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分享,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共学报告原文、共谈心得体会、共议学习计划,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做学习标兵、宣传专员、业务骨干、服务先锋。

做实自学。在“宁小蜂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角”106个,配齐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新修订党章等书籍,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征订200余套学习辅导资料。采取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挂点包联等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做实促学。依托“建邺先锋”“建邺智慧党建”等平台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分享党的二十大代表先进事迹,推送学习问答、有声书等个性化学习资源。鼓励车队、站点采取“班前一刻钟”“板凳微课堂”等形式,灵活多样开展学习。发挥零浩、福佑等新业态平台企业作用,在微信公众号、线上APP开设应知应会问答、关键词导学等栏目,为“一直在路上”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指尖课堂”。

搭建“三类载体”   增强“说”的力度

嵌入“速递线”说。举办红色宣传员动员会,联动饿了么南京分公司,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240人次担任“红色速递员”“先锋骑士”,结合商品配送、外卖配餐,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上门赠送相关书籍,向楼宇企业支部定向发放“口袋书”“宣传单”等学习资料。推动网约车司机中的党员骨干化身“红色小喇叭”,在车上布置宣传海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沿途“声”入群众中。

走进“场所点”说。组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小哥讲说团”,前往经营网点、配送站点和司机车队等场所宣讲。在园区、商圈、商务楼宇、社区等新业态新就业人员集聚区,挂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轮播党的二十大代表先进事迹视频,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上线“云平台”说。发动西西里、笛声等平台企业,打造网络主播“红色麦克风”。依托区律师行业党委“红色律政直播间”,结合“律师普法”“律政说法”等专场直播,邀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骨干走进直播间,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聚焦“三大领域”   增强“做”的温度

聚焦本职岗位强示范。推行“一五十工作法”,由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勇联系5名车队队长、配送站长等党员骨干,通过跟班体验等方式,示范带动跟班骨干,再由5名党员骨干分别结对10名积极分子,在车队、站点营造学先进党员、做业务能手氛围。开展“新星之火”先锋引领行动,设立“红领站点”“先锋车队”16个。

聚焦融入治理强服务。依托“建邺智慧党建”党员报到功能,开展“新心向党”寻找党员活动,实施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四亮”行动,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积极参与“三个一线”行动。用好“五微共享社区”积分管理模块,以小积分凝聚大能量,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挥职业优势,融入基层治理,全区共计5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服务等工作。

聚焦区域发展强引领。拍摄《“宁小蜂驿站”守护每颗星星的微光》《我的“骑士”老爸》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题片,通过典型引领,激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硬腿子公司党支部联动网络主播,以“欢迎来邺”为主题策划活动,激发区域消费活力;针对溧水农产品滞销情况,开展“‘书’果盲盒”等系列助农帮扶活动,单场直播售出价值10万元的滞销“雷笋”。饿了么南京分公司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与楼宇企业党组织共同开展“楼事楼议楼办”活动,协商解决消防安全、物业服务等公共事务。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5004952号-7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1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