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玄武区玄武门街道:织密红色网格夯实治理根基
来源: 玄武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5-06-05  

近年来,玄武区玄武门街道聚焦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难题,通过织密“组织网”、激活“微细胞”、凝聚“向心力”,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服务”、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支部建在网格上,人员撒进社区里

以“红色网格”破题,玄武门街道将党建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五级组织架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街道将辖区划分为60个基础网格、6个专属网格,同步成立65个网格党支部,实现党组织覆盖100%。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N名党员志愿者”,通过“组织建在网格、党员沉到网格、服务融入网格”,让居民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难事有人解。台城圆桌会上,网格员、楼栋长、居民代表围坐一堂,从楼道杂物清理到停车位规划,从邻里矛盾调解到高龄老人关爱,大家共商共议、共解难题。“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网格群里喊一声,立马有人响应。”居民李阿姨感慨道。这样的场景,正是街道“红色网格”体系高效运转的缩影。

资源下沉第一线,触角伸到最基层

以机制创新为抓手,玄武门街道探索“党建+网格+服务”的治理模式,推动资源、力量、服务向网格一线聚集。街道整合综治、城管、民政等科室职能,率先在廖家巷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城运微中心,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将小区出新监测、老人居家情况监测、智慧电梯风险监测、充电车棚风险监测等社区治理难点问题以数据形式实时推送,建立“网格—社区—街道”协同响应机制,精准识别、实时预警、及时响应,将基层的“神经末梢”变成治理的“前哨平台”。今年以来,通过“一网统管”平台累计处理独居老人关照、商用电梯运行等隐患超100条。

力量聚成一股绳,服务做到心坎里

以红色网格为纽带,广泛发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志愿者等力量,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共同体。近年来,通过“党建联席会”“网格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平台,街道累计吸纳7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2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共治,培育引进社会组织28家,切实为网格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在公教一村社区,退休党员自发成立“银发巡逻队”,成为社区平安建设的“流动哨兵”。在天山路社区,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与青年网格员结对组建“知新队”,每周开展助老助残、普法宣传、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在百子亭社区,第十网格党支部与南京证券结对共建,双方共同打造“金融惠民课堂”,企业党员骨干走进社区,为老年居民讲解反诈知识、投资理财常识,累计开展讲座11场,覆盖600余人次。大树根社区“银发护湖队”“常青树”两支队伍以“湖”为媒,与玄武湖公园打造“景社共建”文明实践活动,受到居民广泛欢迎。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