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六合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赋能提质促发展
来源: 六合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5-02-27  

近年来,六合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两个千亿”奋斗目标,持续注入强劲组织动能。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

从观念上破题,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共识

坚持从干部眼界、干事导向上先入手、先突破。注重“缺什么补什么”。围绕“赋能产业强区”,分专题调训300余名干部,既到苏锡常等先行地区对标学,也到苏北、合肥等相似地区对比学,推动每名干部谈收获聊启发,为发展提供“金点子”。围绕“助推富民强村”,集中4个月时间,滚动组织201名村、社区干部赴高校开展“5天集训+每周六小班化教学”,帮助提升谋发展、促富民能力。注重“干什么考什么”。聚焦产业发展布局实施“一体化+差异化”考核,删减压缩70余项基层难以执行、重复无效的指标,重新调配近40项指标的赋分权重,让干部聚精会神抓落实。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头开展“三访三问三必谈”活动,优化“百字评价”和“一句话白描”等做法,让干部实绩和发展成绩“相互印证”,去年新提拔干部中超过六成来自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或争先进位明显单位。

从行动上破局,厚植赶超跨越的发展优势

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干部、组织、人才资源就重点配置到哪里。建强发展“关键力量”。定期开展无任用推荐和区管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测评,设定50%评优刚性比例,确保比出优劣、分出层次。优化重点领域和一线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灵活运用调任、转任等制度,有序促进机关干部和街镇、园区干部良性流动,以更优的班子结构和干部素质满足发展需要。夯实发展“基层基础”。深化“百村增收攻坚”提升行动,实施18个乡村振兴“书记项目”,新确定八百大糕、渔光互补等33个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几村一特。深入开展“双结对、双促进”行动,主动对接市级机关单位,扎实推进三友湖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攻坚项目14个。集聚发展“第一资源”。建立“体系+专班”条块结合架构,充分调动科技镇长团、科技人才专员“两支队伍”力量,引进创新创业人才14名、促进校地共建平台载体6个。升级人才新政,为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提供事业编制、资金奖励等专项支持,吸引集聚各类高端人才150余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从机制上破壁,激发敢为愿为的发展活力

坚持用好政策、用活机制,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局面。突出减负赋能。制定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24项措施,精简村、社区考核指标超五成,推进全市首批街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区委主要领导领题调研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面上统筹、跨村任职等方式,为“两委”换届提前储备113名书记人选。突出拴心留人。建立“1+N”联系服务机制,推广企业“吹哨报到”做法,组织机关干部与链上企业结对,全覆盖走访“四上”企业、龙头农业企业,动态更新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先后解决子女就学、人才招聘、产品对接等问题81个。突出撑腰鼓劲。充分释放职务职级政策红利,全年晋升人员中一线干部占比超50%。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非主观性轻微失误,原则上不写入巡察报告、不予审计定责,全年澄清正名14名干部,激励干部在发展一线放手干事、奋发作为。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