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以党建引领“金钥匙”解锁基层治理难题
来源: 栖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4-09-25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细做实,离不开系统化推进党建项目、多元化凝聚参与主体、精准化破解治理难点。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党工委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深化“幕燕行知”特色治理品牌,聚焦基层痛点,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大作为,激发多元主体凝聚合力,以扎实的治理成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探索打造城市基层治理的“燕子矶样板”。

知行合一 共创善治“新局面”

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善治”转变?

燕子矶街道立足于“知行合一”有效转化,在“幕燕行知”红色实境教育路线的基础上,整合辖区红色教育资源,发挥地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高效利用燕子矶周边党建、学校、产业、文旅等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有亮点可说、有做法可学、有实践可看、有经验可推的4条“幕燕行知”子路线。以传承奋斗精神,激发行动自觉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线;以展现基层治理新经验,民生保障“心温度”的民生温情线;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强街,助力企业发展地区腾飞的发展活力线;全方位呈现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燕子矶新城绿色蝶变线。

“我们希望通过4条子路线形成一片润心铸魂的实境课堂,实现基层党组织阵地、人才和经验等优势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共同分享,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群众在点上、推动发展连成线,把思想自觉转化为实践行动。”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党建赋能 扩大共建“朋友圈”

为了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发挥联盟单位资源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协同治理走向深入,燕子矶街道聚焦矛盾化解、应急处置、志愿服务等任务,有效联结机关部门、民营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多家成员单位与社区结对4+1”共建机制,构建“政企金、产学研”共同体。

街道南化新村社区联合栖霞区司法局打造了首批市“一社区一案例”重点项目——“解忧杂货铺”,以“小阵地”构建和谐“大社区”。该“杂货铺”开设“解压派对”“解忧小课堂”,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化解、志愿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商议解决涉及辖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事项及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而这也只是街道联建共建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街道联建共建队伍的壮大,一个又一个鲜活实践不断充实“幕燕行知”品牌内涵,不断提升“同城共筑”效能,书写着基层治理的“燕子矶答卷”。  

共享课堂 构建党建“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践行者”。以进一步强化党群服务阵地效能为目的,燕子矶街道打破基层治理服务的局限性,以广大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打造了“幕燕行知共享课堂”。该课堂联动不同主体、涵盖7个领域,通过联盟单位包干认领,轮值开展学习、实践课堂,形成共建单位资源库和结对部门功能网,释放党建联建“乘数”效应,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沙盘、墙绘、照片……走进“南化印迹”暨社区党群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民办实事项目的三层综合楼,可以看到以不同形式展出的南化新村社区的企业历史、党的建设、优良作风、科技产品、精神面貌等。为了精准匹配专业课程和群众诉求,燕子矶街道打造了承接“幕燕行知共享课堂”的“南化印迹”暨社区党群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民办实事项目。此项目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集党建文化、历史展示、党群教育、全民阅读、文艺演出为一体。“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目,打造‘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聚人气、聚人心’的党群服务中心,筑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坚实根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