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合区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月月谈”活动,组织村书记上台“打擂”,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助力更多“领头雁”成为富民强村带头人,推动全区“百村增收攻坚行动”深化提升。
明主题、话发展,提高“领头雁”的“政治能力”
“社区‘12345’工单中物业类工单占比较大,我带领社区干部亲自上门了解,组织物业、居民、党员楼栋长一起商议,化解涉房矛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这个月,龙池街道围绕“统筹用好党建资源力量”开展“月月谈”,村社区书记谈感悟、谋思路,落实“党员联户”“双报到、双服务”等党建机制,扎实推动基层矛盾化解,街道政务热线接到的投诉数量较上月显著下降,“12345”物业类工单满意率提升2.51%。
健全活动规范化开展机制,明确一月一主题,一人一小时。区委组织部指导、把关各街镇每期的“月月谈”主题,立足发展大局、把准政治方向、聚焦基层重点,推动“领头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今年以来,围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主题,区街联动共开展“月月谈”活动37次,上台“打擂”的村社区书记149人次。
找问题、提建议,提高“领头雁”的“思维能力”
不仅有谈,更有评。健全活动多元化参与机制,“月月谈”广泛邀请街镇党政领导、区街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党员群众代表参加,围绕书记发言作点评、提意见。
针对竹墩社区农旅融合度不高,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竹镇镇人大代表建议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推动红色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结合评议的意见建议,竹墩社区聚焦“红色产业”,依托域内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邓子恢故居等红色资源,全力推动“红农旅”融合发展,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老街竹镇”地方特色青萝卜干品牌,2023年萝卜干等各类农产品收益达119.5万元,每年提供稳定性岗位40余个。
为丰富“月月谈”活动形式,结合“党员活动日”、联建共建等,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地区党组织负责人与村社区书记交流研讨,通过现场看、观摩学,推动105名村社区“领头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围绕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结合村情实际,1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制定了“一村一策”提升计划,93个村(涉农社区)确定产业项目126个,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抓落实、促实效,提高“领头雁”的“实践能力”
依托“月月谈”,筛选“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健全经验探索推广机制,强化“区级指导督促+街镇具体推进+村社区书记定期交流”的区街村三级联动机制,共同培育村集体经营项目,放大强村带动示范效应,在理资产、盘闲置、增项目上聚力用劲。
八百桥社区依托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下属南京红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两年为社区增加近8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东王社区“两委”班子外出学习考察取经,开办卤制品加工厂,将当地有名的冶山老鹅做成“爆款”、加入“十里秦淮”品牌供应链;黄中村用好村内设施用地、项目资金,加快推进蛋鸽养殖项目,投产后的稳定性年收入可达50万元……落地的项目如雨后春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