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鼓楼区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实施“青红接力”融入治理计划,聚焦社区治理谁来干、怎么干、长久干等核心问题,不断强化青年队伍建设,通过搭平台、优服务,引导青春力量注入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推动社区与青年“双向奔赴”。
聚焦谁来干,吹响青年报到“集结号”
强化党建引领,依托“青春颐和”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青年主动向社区党组织报到,不断壮大基层治理中的青年力量。突出示范引领,扎实推进“青苗培优”计划,分批安排177名机关青年公务员到社区、执法等一线轮岗。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等方式,选任16名青年骨干挂职街道团工委委员,48人担任社区兼职团支部书记,588人担任社区红色楼栋长、网格员助理,在社区治理中带头亮身份、做表率。深化校地融合,用好鼓楼驻区高校院所资源,开展共驻共建“两个一批”行动,选任一批大学辅导员、党支部书记挂职街道团工委委员、社区兼职团支部书记,不断壮大以“团干部+社工+驻地单位青年志愿者+高校学生”为主体的青年骨干队伍。充分挖掘力量,广泛发动辖区内有专长的青年居民、社区青年党员、共建单位在职青年党员,深入社区网格开展医疗健康、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邀请大机关大单位优秀青年代表组建红色宣讲队伍,打造“青春课堂”。
聚焦干什么,打造青春服务“练兵场”
推行“社区出资源、党组织搭平台、青年齐参与”的工作模式,依托辖区各类党建阵地,引导青年群体将社区作为技能提升的实践阵地,定期开展政策咨询、送教上门、社区义诊等活动,形成社区和青年的双向互动。围绕社区需求,发挥青年群体思路活、善沟通的优势,排摸出辖区特殊群体实际需要,定制社区“汇青善治”服务清单,开设“老人早安”、“邻别急”等特色项目,发动青年接单提供精细化服务。聚焦青年成长,发动青年干部下沉社区并开展“微调研”,撰写调研文章或提出意见建议,2023年共收集社区管理、为老服务等方面意见建议500余条,为全区基层治理提供参考。围绕不同兴趣特长,开展“城市唤青”行动,招募青年群体成为社区网格兼职管理员、红色阵地推介向导、微党课编导,社区品牌推荐主播等。系好连心纽带,创新“党团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四方合作体系,在全区范围推广中央门街道“青年回家报到”经验做法,打造“凝青聚力·睿治鼓楼”、“湖青行”等青年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平台,努力搭起社区和青年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聚焦长久干,绘制青红接力“同心圆”
将“青红接力”融入社区治理品牌与志愿者服务、红色教育、科普宣讲等活动有机融合,不断织密青年服务网,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常态长效。传递青红接力棒,用好鼓楼红色地图,依托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阵地组织“青春奋进·薪火相传”教育课堂,广泛开展“青银访谈话初心”、“青听党史”等主题活动,发动青年挖掘社区老党员先锋事迹,主动宣传推介社区红色阵地和党建品牌,在亲身互动中坚定理想信念。扩大青春品牌力,拓展鼓楼“青”字号品牌志愿服务内涵,加强青年社工技能培训,打造“情暖孤老心”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龙的传人”志愿者联盟等社区特色品牌,通过群众“点单”、党委“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推动青年群体从治理的“跟随者”向“主导者”转变。提升青年归属感,深化志愿服务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志愿服务岗位,常态化组织实践活动,为先进青年典型颁发证书和感谢信。举办青年座谈、公益志愿、联谊交友等活动,扩大社区青年“朋友圈”,推动更多企业青年、社区青年和高校青年在丰富的社区志愿活动中找到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