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栖霞区:组织聚力 网格凝心 坚定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来源: 栖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3-01-19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栖霞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上下贯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经纬有序的防疫优势,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群众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坚强堡垒与主心骨。

突出到底到边,织密“一张网”

您好,今天身体情况如何?”这是栖霞街道南炼新村社区网格服务队员刘月洋今天通过“幸福热线”联系的第45位重点人员,电话、微信联系的同时,覆盖全社区的“敲门行动”也正在同步开展,像这样的网格服务队全区还有861支。

栖霞区进一步完善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统筹、驻地单位党组织融入、党支部发力的网格化组织架构,在前期“行动支部”的基础上,整合网格员、党员楼栋长、共建单位、居民骨干、群众志愿者等各方资源,成立网格服务队,3000余名服务队员扎根网格,让“看得见的”和“管得了的”先锋力量汇聚在支部、落实在网格。扎实开展“双网融合”“三红四治”新家园建设,推动红色物业亮旗帜、当先锋、挑重担,承接上门走访、代买生活物资、药品药械等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积极发挥“先锋指数”激励效应,推动新就业群体集结力量、靠前服务。开展新就业群体积分制管理和“暖冬服务”,为发挥作用好的“小哥”免费发放“防疫包”,组织276名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加入“时间银行”社区互助项目,党员带头参与跑腿代购、提供“共享药箱”,保障物资配送“生命线”,组织货运司机党员参与组建“流动疫苗爱心服务车队”,助力疫苗接种工作。

突出用心用情,兜住“大小事”

真是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忙!”一大早,马群街道果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内就迎来了一面锦旗。前段时间社区居民王师傅肺部感染病情加重,但因医院床位紧张,短时间内无法入院治疗。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社区书记魏鹏主动与卫生服务中心及多家医院住院部沟通协商,帮助王师傅顺利入院治疗。王师傅康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家人一起送来这面锦旗,感谢社区及时周到的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掌握实际、摸准需求,栖霞区深化“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活动成果运用,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独居老人、基础性疾病老人等重点群体,精准指派128支“五包一”党员志愿者爱心专班包联到户到人,发放爱心告知书16.25万份,对全区1400余名家庭困难的慢性病患者实施免费送药,及时帮助解决问题4700余个,确保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充分发挥党群阵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作用,156个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阵地成为“解忧窗口”,在群众“家门口”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等服务,并结合实际储备适量应急药品、抗原试剂盒、口罩等,及时解决群众“疫”时之忧,村组党群“连心”驿站、居民之家“红色小屋”变身成防疫“红色前哨”。

强化“掌上云社区”助力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的功能,多元主体互联互通、资源力量汇聚“云端”,智能社工“小栖”全时段在线、村社党员干部全天候关注、职能机构全闭环流转。邻里互助、药品共享等信息对接更加及时有效,物资保障、专车送诊等服务供给更加精准精细。

突出有力有效,描绘“同心圆”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如何做好老年群体健康保障是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继江这段时间最牵挂的事。作为龙潭街道网格服务队的一员,他每天下午都会开展上门巡诊,既详细询问老人病情,又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成为大家眼中的“银发”健康守护者。

我们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对重点人群保持每日联系,对次重点人群每周进行不少于2次的动态健康监测,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栖霞区卫健委基层科科长汪爱国介绍。

近期,栖霞区持续抓组织抓协调抓统筹,在一线凝聚力量、集聚资源,深化“院府合作”模式,把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三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远郊农村群众身边,52个家庭医生工作室、91个家庭医生团队挂包联系服务社区(村),药品供应优先向龙潭、八卦洲、西岗等涉农地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同时,健全机关部门挂钩联系社区(村)机制,结合开展“共学攻坚·一社区一案例”行动,推动机关部门党组织与社区(村)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困难帮扶等工作中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实事共办,为健康保障关口前移提供有力支撑。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