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以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全力打造“惠农先锋”党建工作品牌,突出“抓规范、强队伍、促发展、解民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抓规范、提质效,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组织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印发党的建设工作要点、作风建设工作意见、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清单等文件,构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在全局系统打造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三级四层”责任链,形成“要点式部署、清单式落实、节点式提醒、督导式推动、考核式夯实”闭环。建立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考核机制,围绕“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制定细化4项19条党建考核实施细则,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调整、评先推优,以及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是强化政治建设统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举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专题宣讲报告会。配发《中国共产党章程》单行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1600余本,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工作方案》,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是落实支部工作条例。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履行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严格规范新党员发展工作,把好政治关,严肃谈话、政审、公示、审批等规范程序。定期与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分析研究干部思想状况,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
强队伍、激活力,锻造坚强组织体系
一是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围绕“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开展“建设模范机关、争当六个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市农业装备推广中心党支部入选市级机关重点培育对象。规范完成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每个党支部新配备1名纪检委员。组织视频制作、拓展训练、合唱舞蹈等团队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清正廉洁、创新创优、富有情怀、和谐团结的“清、新、情、和”机关文化。开展“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七一主题活动,摄制《振兴有我 惠农先锋在行动》视频,在央广网、新华日报、江苏先锋、南京日报、南京党建、南京新风等媒体宣传党建工作60余次。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4次、交流研讨6次。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局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严格落实讲座、论坛审核备案管理和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落实市委巡察组反馈7方面28条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保证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人才培育赋能。推进实施“智汇三农”人才专项工程,实施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综合采用头脑风暴、研讨交流、项目路演、实践观摩、一对一跟踪指导等形式,放大提升培育质效。立足产业引才,培育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宣传青年大学生“新农人”引进专项行动政策,今年共对25名青年大学生“新农人”补助学费41.35万元。举办年轻干部“青苗训练营”“助飞训练营”“砥砺微课”等活动,激励年轻干部练好内功、增强本领。
促发展、重融合,解决三农突出问题
一是培育“惠农先锋”党建品牌。实施乡村振兴“聚力惠农”行动,打造“惠农先锋”党建特色品牌,开展“振兴有我不止步 惠农先锋更前行”主题活动40余次。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开展“一支部一工作法”、“一支部一特色”活动,发挥政策、人才、实践“三大优势”,突出党建共建实事共办,9个机关党支部、14个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9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和9个农业主体党组织开展四方共建,推广 “四新”技术,开设田间课堂,设立专家工作站,开展技术指导、志愿助农、政策宣讲,形成“思想共鸣、组织共建、优势共享、发展共赢”效应,推动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是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连续两年位居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第一名。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保持全省第一。成功承办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1%。创新推出都市农园项目,创设“莱斯乡村”平台打造农民从业新业态。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提档升级,形成优质稻米、精品蟹虾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举办 “科金兴农服务日”活动和产学研、种养加、科金政、农文旅等专项对接活动,对接服务250个农业主体。
三是创新金融支农惠农服务。紧扣“一部门一课题”改革攻坚任务,锚定“金融惠农支农改革,完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主题,推出政银担企合作改革项目,成功入选全市重点项目。新增拓展“金陵惠农贷”“金陵惠农小额贷”合作银行13家,受益经营主体数量达3450家,授信率达99%,授信总额超500亿元。将农业融资担保贷款纳入贴息范围,安排贷款贴息资金3000万元,惠及经营主体1500多个,直接降低融资成本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