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鼓楼区着眼城市基层治理实际,积极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创新红色楼栋长联户工作机制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聚焦谁来干、怎么干、干什么、干得好等核心问题,强队伍、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重保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联户模式样本,充分释放“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效应,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切实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聚焦谁来干,织密织牢广泛覆盖的联户网格
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将红色楼栋长联户作为2022年度鼓楼区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之一,区级层面制定《红色楼栋长零距离联户工作机制》文件,明确任职标准和选聘程序;社区党组织牵头,结合日常走访、专项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摸排预备人选底数;发布红色楼栋长招聘公告,“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各类群体自治力量。
选优配强红色队伍。坚持“五好”标准,优先从网格内的社区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社会组织党员、物业公司党员、党员志愿者中选配,注重挖掘街道社区“好人联盟”“达人库”力量,通过个人自荐、党员推荐、群众举荐等方式,全区共遴选出5871名红色楼栋长。
稳步推进联户管理。建立全区红色楼栋长信息库,根据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原则,确定全区33万户联户关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统一发放红色楼栋长聘书,设置岗位公示牌,引导楼栋长“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
聚焦怎么干,做实做细因地制宜的联户模式
坚持红色楼栋长与红色物业“双红联动”,立足小区特点和红色物业类型,因地制宜构建各方参与、各负其责的组织架构,探索建立落地生根、行之有效的联户模式。
化身社区“好帮手”,“兜底式”有保障。针对国企物业兜底管理院落,楼栋长发挥社区“好帮手”作用,挖掘培育党员居民骨干,参与日常安全巡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成立自管小组,依托社区党群阵地定期开展议事会。楼栋长协助推动智能化封闭小区,推进小区门禁道闸、人脸识别系统安装,为小区后续成立红色管委会或引进市场化物业奠定基础。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从“颐家人”志愿服务队中选任32名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新任楼栋长,成立21个楼栋党小组,常态化走访223个小区院落,召开4场议事会协商解决公共事务,保障颐和路片区管线整治工程圆满完工,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当好居民“主心骨”,“自管型”有能量。针对自管小区,推动红色楼栋长与红色管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紧抓小区安装门禁、水表出户等契机,楼栋长上门“破冰”收集民情,联户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完善自治公约,定期组织自治会议;楼栋长充分发挥居民“主心骨”作用,带头开展居民轮值、志愿服务、协商议事等,发动联户居民广泛参与小区封闭管理、环境改造、矛盾调处,小区进入自我管理良性循环。中央门街道新门口社区18号小区通过遴选产生楼栋长,成立小区管委会,在管委会努力下,小区先后划了车位、装了探头、招了门卫,环境更美、秩序更佳、氛围更浓,变多年前的“一盘散沙”为如今的“凝心聚力”。
搭建业主与物业“连心桥”,“市场化”有方向。针对物管小区,选聘业委会成员、物业管家担任楼栋长,推荐楼栋长进入物业公司兼任管理层,协助物业参与小区日常巡查,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居民急难愁盼。聚焦问题解决,坚持“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难事共协商”,搭建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议事协商平台,推动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协商表决、分片包干、民主监督、及时反馈”的制度闭环,促进居民自治与物业服务良性互动,红色楼栋长真正成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连心桥”。江东街道睿城社区注重从物业管家、社会组织党员骨干、“聚睿先锋”志愿者队伍中选聘红色楼栋长,日常走访收集民意,梳理反馈物业管家,搭建业主与物业的沟通联系桥梁。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垃圾分类、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12件,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22场。
聚焦干什么,推开推进精准高效的联户服务
紧紧抓住一个“关键点”。红色楼栋长紧扣“联户”核心职责,甘当社区“千里眼”“顺风耳”,以小联户汇聚大民心。楼栋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眼尖心细脚步勤的特点,推行“铁脚板+热心肠”工作法,摸清人员底数、关注重点群体、拉近邻里民心,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
持续用好两个“红阵地”。建强网上宣传阵地、问需阵地,全覆盖建立楼栋微信群,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线上宣传政策、发布消息、收集民意,让党声政声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联户服务随时响应、随时到位。搭建线下服务阵地、议事协商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色物业活动室,设立楼栋长服务点和协商议事厅,楼栋长面对面开展轮值服务,社区“大党委”常态化开展社区治理联席会、居民议事协商会。
用情开展三项“心服务”。筑牢疫情防线,小区居民更安心。疫情防控中,楼栋长宣传动员、引导预防、值守服务在一线,勇当社区“敲门行动”先锋队,持续动员60周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扮靓文明楼栋,小区环境更舒心。楼栋长牵头制定自治公约,带动引导居民文明养宠、垃圾分类,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卫生,培育小区文明新风尚。涵育社区文化,小区氛围更暖心。整合社区志愿服务队和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资源,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广场便民等志愿服务;开设“老兵讲堂”“娃娃学党史”等党史课堂传播红色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今年以来,红色楼栋长完成联户居民全覆盖走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200余场次,召开联户群众座谈会92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730余条,解决问题诉求280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1800余次。
聚焦干得好,建立健全长效有力的联户保障
培训赋能促提升。聚焦提升红色楼栋长履职能力,采取“示范+轮训”“理论+实战”等方式,对楼栋长开展集中岗位培训,帮助厘清角色定位,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党建、综治、卫健、公安等部门和专业社会组织资源,重点就常态化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邻里矛盾调处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楼栋长培训472场次,覆盖楼栋长14000余人次。
搭建平台助成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每个社区推选一名“喊得应、来得快、办得成、信得过”的示范楼栋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联户工作;推动经验传承交流,社区牵头组织“红色楼栋长月月谈”,广泛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营造以老带新、互帮互学良好氛围,帮助楼栋长“新手”快速成长。
考评激励强保障。定期开展楼栋长履职情况综合考评,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楼栋长,优先纳入社区后备干部梯队,对优秀的非党员楼栋长,优先吸收为积极分子;开展“最美楼栋长”评选,汇编红色楼栋长联户工作典型案例,开设“红色大讲堂”,大力宣传楼栋长的“红”人“红”事、红色楼栋的新风新貌,增强岗位荣誉、激发干事动力。今年以来,广泛宣传联户工作案例167篇,评选最美楼栋长3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