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银辉”工作站,是市委老干部局2020年开始搭建的引领全市老干部发挥作用工作平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老干部提出的“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殷切嘱托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的切实举措,是深化推进省“银发生辉”工程的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底,全市在各区、街(镇)、社区(村)和市直机关部门等建立“紫金银辉”工作站27个,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紫金银辉”网格化工作格局;建成涵盖党建、法律、医疗、农牧、科技、教育、文艺、咨政等8大类1300余名老干部的“紫金银辉”人才库,建立常态进入、退出和补充机制,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老干部人才保障。
两年来,全市依托“紫金银辉”工作站开展“五进、五助力”“开启新征程、银发再出发”“银发生辉·银龄行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引导老同志在聚力讲好党的故事、促进乡村振兴、完善基层治理、助推科技创新和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献智出力,服务群众达20余万人,为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银发”力量,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打造“紫金银辉”工作站特色品牌
创建“紫金银辉”工作站,是我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老干部提出的“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殷切嘱托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的切实举措。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紫金银辉”工作站是探索示范引领全社会老龄事业发展,推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窗口。老干部是老年人中的“关键少数”,是引领老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助推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市局创建“紫金银辉”工作站,就是为全市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一个大舞台,发挥广大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特长,帮助老同志实现自身价值,做出更大贡献。
丰富“紫金银辉”工作站工作内涵
工作站建设之初,全市老干部系统主要以“五进、五助力”(进园区,助力科技创新创业;进馆区,助力文化振兴战略;进社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进景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进校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具体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突出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强基层治理,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方面,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这就为“紫金银辉”工作站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丰富了工作内涵。今后将紧扣《意见》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南京实际,立足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总体谋划,走出一条具有“紫金银辉”工作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完善“紫金银辉”工作站制度体系
随着两年多的工作开展,全市老干部系统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一套“紫金银辉”工作站的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包含组织架构、人才队伍、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组织架构上,市局成立南京市“紫金银辉”工作站办公室,负责全市工作站建设的全面工作。包括统筹推进建设,指导开展工作,总结推广经验等。人才队伍上,市局组建了市级层面的人才库,主要由市级机关退休老同志组成;各区组建各自的区级人才库,自我运行自我管理,报市局备案。运行机制上,目前主要依赖传统线下的方式开展活动,后续将根据全市“紫金银辉”人才库资源数量、分布、类别等情况,以及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制定供给侧和需求侧人才信息清单。通过完善智慧党建系统,构建全市“紫金银辉”网格化工作平台,实现供需信息实时交互。另外,今后市局也将继续推动完善工作站开展活动的相关保障措施。
彰显“紫金银辉”工作站的积极社会效应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推动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省、市、区三级联动共办实事,持续深入开展“退休专家服务群众健康行”系列活动,通过专家义诊、健康讲座、上门巡诊等形式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围绕市委出台《“十四五”支持六合高淳两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着眼两区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协调组织医疗、农业、水利、科技等专业的一大批“紫金银辉”老干部人才进行结对帮带指导,采取项目化方式推进,特别是在农业农村、水利建设、文旅产业、卫生事业等方面,推动省市老干部资源优势向六合高淳倾斜,助力两区高质量发展。还有“紫金银辉”宣讲队进社区,“紫金银辉”心理服务队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系列活动,这些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