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南京:精准赋能让党员教育有力度更有温度
来源: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2-10-09  

近年来,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员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以完善教育、宣传、服务三大功能为抓手,突出内容形式多样化、教育资源优质化、为民服务常态化,不断创新远程教育服务新模式,助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打好“组合拳” 党员教育“全”覆盖

线上+线下”,确保党员教育“不落一人,全员参与”。

加强管理常态学。抓实阵地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学用,出台站点建设规范,细化三十条规范性标准和指导性要求。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等,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党务知识集中学习。坚持学用结合,精心打造仙林“汇立方”、溧水“红色李巷”、运满满“红色方向盘”等特色学用站点品牌,连点成线,形成远程教育“示范片区”“示范专线”。

用好平台随时学。发挥远教平台优势,将学习内容与南京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金陵党建电视栏目、IPTV平台、户外大屏投放同步融合,拓展多元化学习空间,满足广大党员“随时随地学”。运用H5、微信小程序等技术,开发南京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红色打卡地”小程序,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提供生动资源索引。引导全市1479个远程教育站点采取“集中+分散”“固定+自主”等多种形式,实现学习“全覆盖”。

创新党课生动学。常态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党课百余场次。持续开展特色主题党课创新实践,雨花英烈孙津川后人讲述“半只梨的故事”,打造“红色”课堂;三代长江大桥建桥人讲述新中国桥梁建设辉煌历程,打造“实境”课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走上“云讲台”变身“大主播”,打造“云端”课堂;致富带头人到田间地头讲致富经,打造“振兴”课堂。

瞄准“靶向点” 教学资源“活”运用

聚焦+聚力”,打造精品课件“春风化雨,引领心灵”。

深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挖掘雨花英烈精神红色宝藏,创作《青年楷模恽代英》等系列人物片,讲好英烈故事;制作精品党课《信仰的力量》、沙画《行走在你的目光里》,塑造英烈群像;推出《青春对话》《那一年我们正年轻》等系列纪录片,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信仰之歌》等红色歌曲MV,传唱英烈情。精心打磨雨花英烈精神精品课件1039集,作为全市党员干部教育的必学内容,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党员教育精品课程体系。

深度开发精品课件。始终聚焦省、市委中心工作,准确把握创作主题,生动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积极作为。创作《逐梦田园》系列纪录片,为走好乡村振兴路提供学习借鉴。聚焦疫情防控一线,创作推出《致敬抗疫中的社区工作者》系列微视频,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点击量超220万人次。注重发挥重大典型和榜样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仙林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生动实践和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孙金娣先进事迹,制作《小网格 大格局》《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仙林探索》等视频、党课,为“学仙林、优治理、见行动”提供鲜活素材。坚持发掘身边榜样,创作《物见初心》《平凡的坚守》等微视频,进一步凝聚正能量。

深化教学资源运用。用好用活党员教育多媒体课件优质资源,精心遴选理论知识、理想信念、榜样事迹、工作案例等6个类别150集精品党课视频资料,制作“精品党课大礼包”,为党员教育提供丰富资源。基层党组织根据培训要求、党员根据学习需求,实现自主“选课”,以精准滴灌增强党员教育实效。

建好“服务队” 为民服务“践”初心

专业化+点单式”,以“实践课堂”悟初心、强使命。

集中力量服务零距离。整合全市近百个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资源,精选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业务骨干和专家党员1800余名,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利用专业技能和特长,坚持“键对键”“面对面”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持续14年开展党员专业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

下沉一线服务解民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基层关注热点,通过大数据分析、走访调研、重点摸排、意见征集等方式,梳理基层需求清单,深入社区广场、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常态化开展医疗帮扶、就业创业、支农惠农、服务企业等“点单式”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畅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中心服务显担当。服务队伍在人员构成、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上始终与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同频共振。累计服务群众近36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28万余个,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组织专业化力量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有效地推动广大党员在服务中锤炼党性修养、在促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