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浦口区桥林街道:智慧筑堡 赋能基层善治
来源: 浦口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2-08-10  

砥砺十年,浦口区桥林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智慧社区”工程,构筑物联感知、群众参与、多方共建、精细治理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党建引领 构建智慧组织体系 凝聚“新合力”

红色网格”纵向穿插。桥林街道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三级党建链”,选优配强支部力量,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支部书记,物业公司党员、居民组长、小区楼栋长加入队伍,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灵活多样、功能明晰”的组织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厚植于居民小区,放大在治理一线。

红色队伍”横向覆盖。成立“党员督查队”“需求保障队”“红色服务队”三支队伍,发挥支部党员在安置小区作用,高度重视12345工单,听民声解民忧,结合“每月一办”真正把群众事放心上,打造居民“点单”、物业“下单”、党员“接单”、党组织“督单”的快速反应机制。

红色资源”多方呼应。打造党建融合圈,与中建四局、南京银行桥林支行等共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发动居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以党建引领延伸基层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党建信息和基层治理信息共享,增添乡村振兴“云动力”。

聚焦技术支持 搭建智慧管理载体 注入“新动力”

阵地集成式管理,“红色灯塔”集人气。浦口区桥林街道在百合社区内打造智慧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卫生、居家养老、志愿活动、警务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创建“向日葵亲子小屋”、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区;新建百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上下两层约500㎡,日常有保健、健康有跟踪,为辖区居民和桥林新城企业职工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数据互融式管理,“一网统管”掌全局。浦口区桥林街道以智慧社区线上平台为载体,运用大数据分析居民群众的各类信息,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信息碎片化问题。监控画面融入LED大屏,建设三维可视化平台,准确掌握小区车辆、居民出入情况;高空抛物摄像头覆盖小区主干道及居民楼,有效提升小区自身的整体安全保障;智能水表融入独居空巢老人家庭,监测老人异样情况,提高社区先知先觉能力。

信息移动式管理,“积分体系”暖民心。通过设置积分池,社工、网格员在线发布任务,居民在手机端或到社区人脸识别触屏一体机上领取、执行、完成提交,实现积分流转,最后到积分商城完成兑换,形成积分制闭环,吸引更多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邻里互动,提升志愿服务热情,实现“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聚焦联勤联动 创建智慧服务模式 争创“新活力”

党群联动推动治理“多元化”。浦口区桥林街道成立“荷风议事厅”,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制定问民需、汇民意、议民题、促民评、执民事的民主协商议事流程,每天安排1-2名议事厅成员值班,每月定期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小区重大事项、日常矛盾纠纷等进行协商解决,形成自治闭环;同时,在智慧社区线上平台搭建“议事厅管理”栏目,居民可通过“邻里帮”手机小程序查看议事信息,随时随地触网议事、连线协商。

干群联动推动治理“规范化”。结合安置小区人口密集、混住等特点,社区干部实行驻栋制,每人分包小区3个单元,对楼栋长建章立制,建立“一日两巡”工作模式,确保全面准确掌握每户家庭数据信息,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结合“智慧社区”线上平台特殊居民信息管理,各社区定期完成走访摸排、探访独居老人或困难人群等任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数字联动推动治理“精准化”。以防疫为例,浦口区桥林街道智慧管理给疫情防控加上了效率和质量的“双保险”。一是突出“精准”,在网格化管理服务站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及自动测温仪,整合社区居民数据、人员体温数据、自主报备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社区居民进行智能排查、精准管制。返宁人员可通过社区自制的离宁返宁人员信息登记小程序自主上报返程情况、居家监测情况并接受生活保障服务。二是突出“关爱”,居民通过“邻里帮”小程序进入兑换商城享受线上兑换服务,社区志愿者送货上门,有效地为居家监测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制作“老年居民出入卡”,方便老年人出行,全力守好群众“家门口”的防线。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