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南京:“红桥”毗邻党建联盟,串起铁北片区民生“幸福链”
来源: 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5-27  

在南京大铁北片区,玄武区红山街道和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三面相邻,各有五个社区互相接壤,其中还有跨边界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兴贤佳园,分属两地共同管辖。为打破因行政区交界导致的人户分离、党员关系转接与流动摊点、共享单车、河道垃圾整治等难点堵点,自201912月起,两个街道各取一字,成立“红桥”跨域党建联盟,聚焦毗邻区域党的建设、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问题,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3年的探索,双方向纵深推进合作领域,使得两地28万居民实实在在获得毗邻共治带来的福利,彰显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势头。

组织共建,汇聚党建合力

两个街道党工委联合成立“红桥”跨域党建联盟,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制定年度工作清单,每季度共商相关工作。有效搭建街社联席平台,形成会商模式。截至目前已召开街道层面联席会12场,街社层面协调治理现场会52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双方高层轮值召开联席会议;毗邻社区“11”结对,开展联席互动、项目合作、青年社工交流等。双方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结转,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及文化活动。双方各层面互学互访,拓展党建品牌内涵,延伸创新思路。推动双方相邻社区党组织结对,常态化开展项目合作、青年社工交流活动等,拓宽社区治理思路。针对党员组织关系与居住地分离的问题,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双方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及文化交流等活动。

痛点共治,激发治理动力

每年制定联办实事清单,梳理临界区域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12345工单,以项目运作方式解决毗邻地区痛难点问题。“红桥”跨域党建联盟自成立以来累计,解决涉及城建、民生、安全、党建等难点痛点问题58项,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自联盟建立以来,不仅解决积压多年的网板路、十字街等环境脏乱差问题,去年还联合打通两区“南北”连廊,开通1040米的言和路。双方还就老百姓关切的民生、安全、党建等问题即知即行、责任到人、挂表作图、时间倒排,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12345工单大幅减少、居民满意度稳步提升,真正实现1+12的成效。

资源共享,增添服务活力

依托“红桥”跨域党建联盟,两方党工委共享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基层党建、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领域工作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共享阵地资源,根据党员和居民居住地,协商就近使用活动场地,并借阵地优势特长,合力开展党员活动。共享组织资源,相互推荐优秀的为民服务社会组织,加强文体队伍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共享服务资源,及时互通再就业人员培训指导和招聘岗位等信息,提高失业人员“家门口”的再就业机会。共筑防疫屏障,在信息核查、核酸采样、疫苗接种、人员转运等方面加强信息互通,主要领导直连互通,一体推进毗邻区域的联防联控,守望相助守好铁北大门。

行政有边界,党建无“藩篱”。从人口管理、环境治理到民生服务,边界治理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红桥”跨域党建联盟坚持党建统领的思路,擦去“边界线”、填补“留白区”,通过组织共建、服务共享、阵地共用,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发展;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及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更是达到双效发力、重拳出击、赋惠于民的作用;通过打破区域限制壁垒,在提高居民联动就业率的同时,更是有效推动双方实现经济新增长极。毗邻党建联盟的可复制性和影响力也得到印证,毗邻区域的其他街道主动要求加入联盟。“红桥”毗邻党建联盟合力打造“同心一家”,串起铁北片区居民“幸福链”。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