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江苏南京“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 2021-11-11  

小网格里装着群众万千事。

近年来,南京市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责任网络,全市共划分1.24万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6228个、网格党小组10697个,打造党群微家、红色驿站等3504小微网格党建服务点……用网格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织就最后一米的幸福。

耕好基层治理责任田

从脏乱差蝶变洁净美

走进金尧山庄,映入眼帘的是平整干净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面、整齐划一的楼宇和停放有序的车辆,完全想象不出这里曾是一个脏乱差的保障房小区。据了解,金尧山庄建于2004年,小区建立之初,安保不严、物业管理不规范、电线电缆悬挂等问题频出,既影响社区面貌,又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012年,南京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权力下放、资源下沉。金尧山庄所属的尧化街道率先开始五级四类网格划分和网格服务管理的探索,把党建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来,把党旗插到网格上。多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支部阵地覆盖社区,党组织深入楼栋、党员走进家家户户。每一名网格员都充分发挥作用,深入群众家中,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管线下地、重新规划车位、增设充电桩等措施,整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金尧山庄小区一角,记者看到了尧新社区特色的环保屋”——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投放点内,垃圾桶整洁林立,屋内有空调,防止因天气炎热导致垃圾发酵散发恶臭,角落里还设置了专供居民倒完垃圾洗手的洗手池。

我看到群众皱下眉头,就知道有不满意的地方。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新社区党总支书记曹飞说。几年前,曹飞到外地考察学习垃圾分类经验,他回忆道,当时有一位女士丢完垃圾后微微皱了一下眉,因为手上沾了脏。所以我立刻决定,之后我们建的每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都能有让群众洗手的地方。

居民夏桂平说:最初撤筒建站是有很多反对意见的。于是,社区党总支便多次召开议事会听取我们的意见,还组织网格员上门宣传政策。最后投放点的选址设置顺利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我们做的每个决定,都是为了能让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一点,对生活更满意一点。这便是我们社区党委的职责所在。曹飞笑着说。

支部建在网格,难事不出社区。

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二社区亦是如此。该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南京市最早规划建设小区的一部分,其中130号小区的违建面积曾达到该小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除了网格员上门做工作外,还号召党员带头自拆。就这样,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党员,最终累计拆除违建114处,1824平方米,期间没有一起上访事件,实现了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民意在网格内提升,昔日老旧小区变为了如今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群众的生活日益幸福美满。

融合线上线下一张网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粉色表示人在户在,绿色表示多户合租,蓝色代表工企租,白色代表空房……在秦淮区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墙上五颜六色的网格楼栋分布图格外吸睛。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每一户的租住状态,不同的数字代表每一户的人数。

这是红花街道针对2020年疫情排查工作中暴露出的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居民特殊信息不全等问题,所自创的管理服务平台——“彩虹家园

这一平台建设的基础是以房锁人,每一个网格员用铁脚板逐家逐户上门摸排,摸清了全街道545幢楼房29695个房间所有人员信息。住户信息细化为人户一致、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普通出租、混合居住、多户合租、工企租7种类型。在大数据赋能下,彩虹家园平台已经可以实现四个1分钟1分钟定人精准筛选、1分钟定向精准宣传、1分钟定点精准服务、1分钟定位精准调度。

这一平台让我们网格员在找人摸排时更加有的放矢,省去了很多无效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第四网格支部书记马悦说。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彩虹家园平台大大提高了社区疫情防控的精准化。

春天家园社区党委书记潘佳介绍,“‘彩虹家园平台收集的人员信息包含身份、受助、就业、特长、特殊关注等精细项,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不仅将疫情防控网进一步织牢织密,还在电动车安全整治、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人口普查等其他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南京市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实践,赋能社会治理。

线上线下织密幸福网,推动智慧党建建设。整合各级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平台、城市服务管理平台等,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构建深度整合、便利共享、多场景应用的数据治理模式为目标,建立网格化门户,涌现出雨花“e网格、栖霞掌上云社区等线上党建平台。

注重全要素网格服务管理。丰富网格功能,整合各类治理资源,推动每个网格都融入全能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综合执法队员、片警、物管、党员骨干、楼栋长等力量,一网集成多项改革成果,使得网格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人事地物情的了解及家长里短的矛盾调解,更加入了群众关切的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

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发挥铁脚板力量优势。探索建立按照实际管辖数和工作任务量确定网格员配备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实现网格员选得对、配得足、用得好。

雨花台区孙家社区网格员李鹏程,近年来一直动员居民使用智慧网格小程序,手机微信扫一下二维码,按提示填写个人信息,既能及时反映诉求,也便于社区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今年7月,又上线了疫情防控模块,在核酸检测现场录入辖区居民个人信息。社区网格中心可通过小程序查看居民是否做过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的居民也可通过小程序反馈生活需求,让社区提供食品采购、核酸检测等上门服务。

下好多元共治一盘棋

演独角戏搭台唱戏

尧新社区办公区旁,有一处不大的门面房,这里就是姚坊门老裁缝义坊,负责人龚金凤是尧新社区金尧新村二级网格的一名普通群众。

2016年,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社区免费为退休后的龚金凤腾出了一个工作间。自此,龚金凤一直坚持公益劳动,为群众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有时甚至还需要自己贴补一些费用。老人、残障人士来了,她分文不收;其他人来了,只需要付很少的工本费。最后,龚金凤会把所有的钱都捐给社区,用来帮助生活困难的居民。

党组织对我好,我也要做些事情来回报党。原来,龚金凤的儿子听力残疾、儿媳收入微薄、爱人没有稳定工作,曾经受到社区很多帮助。现在,我也要为大家做点小事,回报社会!龚金凤露出了朴实真诚的笑容。

如今,姚坊门老裁缝义坊已经成为了尧新社区的特色党建服务。整个社区也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南京,网格党组织来搭台,广大群众来唱戏,实现了网格问事、协商议事、自治管事,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我们啊,人老心不老,身退心不退。社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就算不在前面,也不能掉队!春天家园社区的一对耄耋老人赵应璧、汪洋笑着说道。多年来,帮助社区监督垃圾分类、帮助党员干部调节邻里矛盾以及参加诗歌朗诵等文体活动,都少不了夫妻俩的身影。赵应璧老人还经常为小朋友们讲党课,48年党龄的他讲起课来既生动又深刻。

潘佳介绍,目前,春天家园社区还成立了七彩联盟志愿服务项目,军妈妈团队、老园丁团队、白衣天使团队等七种不同身份的群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互帮互助,共同为社区群众谋幸福。

据了解,南京市正在全市网格建立网格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的工作架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互促。

记者获悉,南京市为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特别是今年7月禄口机场疫情处置工作经验教训,近日专门出台了《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十项举措》。十项举措覆盖了基层治理方方面面,主要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理顺平急转换一组机制、推动资源力量一沉到底、推动社会各方一体共治、建强职责明晰一支队伍、加强数据赋能一网统管、健全法治保障一套规范等重点举措,整合各项机制、各方力量为社区和网格赋能,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