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9点多,秦淮区瑞金路街道瑞金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明显忙碌起来,不断地有老年人来这里开具纸质“健康码绿码证明”。“上午是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都要开一两百张证明。”瑞金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王琤琤说,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居民多,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有了社区开的证明,他们出入小区、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开药都更方便了。
秦淮区地处老城区,人口基数大,老旧小(片)区多,占到全市总体量的24%。针对老旧小区疫情防控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秦淮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疫情防控,为老旧小区筑起坚实“红色屏障”。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瑞金新村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住着2500多户、7000多位居民。瑞金新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业委会党支部和物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1+10+10”工作机制,即1名支部委员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对接10户居民家庭,发动党员群众等一切社会力量,齐心协力、群防群治。网格党支部中的党员骨干发挥熟门熟户优势,做好外地居民的动态跟踪,方便社区及时做好人员登记、健康监测等工作;业委会党支部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小区日常巡逻,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不要聚集;服务小区的恒兆物业公司号召所有党员员工带头投身抗疫第一线,在小区出入口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验码、测温、登记”等防疫措施,守好小区第一道防线。
“关键时刻,党员站出来了,群众心里就有底了。”瑞金路街道西华东村社区党委书记刘丹告诉记者,为织牢社区疫情防控网,社区党委整合下沉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力量成立小分队,对辖区疫情防控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会商解决,实现小区防控管理闭环。在瑞金路1—58号小区,小区网格党支部56名党员志愿者分4批2个班次轮流值守,在小区出入口对进出人员进行验码、测温,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严把入口关。“小区80岁的老党员李华甦第一个报名参与志愿服务,业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大中带病值守一线,都十分令人感动。”刘丹说。
秦淮花园小区因为居家隔离人员多,疫情防控工作担子不轻。小区所在的江宁路社区积极发挥“抗疫先锋”行动党支部作用,迅速组织下沉机关干部,与社工、小区物业员工、网格党员志愿者一起成立小区“红心联盟”党员突击队,切实做好防疫各项工作。“疫情防控中,最怕的就是‘两不管’工作空白和‘谁都要管’重复管理的情况发生,四方新村社区探索社区、物业合署办公‘一门式’服务,推进小事快速办、难事一起办,社区和物业成为亲密战友。”四方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周静娅介绍说。朗诗熙园小区业委会是名副其实的“红色业委会”,业委会7名成员中6名是党员。业委会组建了业主防疫微信群,由业委会成员和居民骨干在群内定期转发权威疫情资讯,为业主们宣传解答各项政策,对群内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速回、有疑必答,有效缓解了居民的焦虑情绪。
秦淮区各社区基层党组织,积极聚合下沉党员、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物业人员等党员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常态化疫情防控合力,建起老旧小区疫情“防护墙”,齐心协力守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