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少数”作表率 “两在两同”建新功
打南京市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调研、服务群众上作表率,把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解读惠民利民政策、调研解决问题与建立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推动为民办事落到实处、服务群众取得实效。
进村入户“问诊把脉”,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在走访基层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中,把准百姓所思所盼。市法院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政法网格员,3次到所联系服务的鼓楼区宁海路街道苏州路社区,听取社区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所需所求,在此基础上,主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政法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网格工作效能的实施方案》,对网格员充分发挥纠纷化解、法律宣讲等专业化作用明确具体要求,着力提供均等普惠便利的司法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对口帮扶的六合区竹镇镇光华社区,深入田间地头、大棚厂房,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把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弄清楚搞明白。局领导班子成员对社区16名困难学生开展“一帮一”爱心助学活动,通过局爱心助学基金发放助学款20300元。市大数据局分管负责同志带领腾讯公司、字节跳动公司有关人员,赴六合区横梁街道钟林社区,对农产品线上促销问题进行对接,研究制作专题宣传短视频,通过多平台宣推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聚焦问题“解剖麻雀”,精准精细解决难题。党员领导干部聚焦基层急事难事,注重剖析典型案例,制定解决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市建委把在建工地疫情常态化防控、推进复工复产作为践行“两在两同”的重要内容,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50余个建筑工地,与建设单位、建筑工人开展座谈交流68次,了解复工复产中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材料运输、审批办理、质量检验、工资保障、用工来源等问题47项,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信心。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针对群众关注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停车资源共享等民生问题,深入秦淮区进行实地调研,把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列为重点工作,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缓解停车难题。市应急局主要负责同志到玄武区长江路社区、浦口区林山村开展调研,针对基层网格员不能及时掌握相关预警信息的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项目清单,多次召开专题会协调推进,在全国率先上线“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依托“181”平台中危险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行道树等18类8万余条风险源数据,以街镇为监测预警网格单元,对重点防控目标精准推送气象灾害预警响应工单,实现工作指令精准落地、响应处置高效闭环,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打通堵点“建章立制”,常态长效办好实事。各级领导干部深挖细查发现的问题,把整改落实和健全机制结合起来,出台一批惠民政策,形成一批长效制度。市政务办推动部门领导走进12345带班接听热线常态化,了解企业群众诉求热点、焦点,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所盼。组织带班接听35场,接听市民来电316件,其中在线答复253件,在线解答率80.06 %。栖霞区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调研600余人次,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摸排相关问题940余个,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410个。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街道、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领办一件实事。江宁区秣陵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现场调研,定期驻点红色物业工作站、百姓诉求受理点等一线,通过落实“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实现端口前移、服务前置、高效便民,街道物业管理类12345工单同比下降34%,“就近服务”效果显现。高淳区淳溪街道高淳区淳溪街道围绕“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目标,建立“领导干部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网格、网格员联户”的常态化巡查机制,促进网格化管理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深度融合,街道党政领导主动认领责任清单,在一线办好为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