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评论①
来源: 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4-01  

党中央决定,2025年自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向着收官“十四五”的目标,击鼓催征,正当其时。打铁必须自身硬。党中央在此时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抓住中国式现代化闯关夺隘的“关键时期”,淬炼作风、凝聚人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就把“保持廉洁、反对腐败”庄严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风正,则民心顺。从“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好的作风就是战斗力、凝聚力、发展力。“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再塑党的作风的“第一行动”。党员干部们“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一系列顽瘴痼疾被纠治,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类顶风违纪行为依旧存在,隐形变异现象潜滋暗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要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执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完善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化风成俗,让新风正气充盈全党全社会。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望,坚持“常”“长”二字,锲而不舍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以过硬作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切实扛起挑大梁的省会担当。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