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在服务南京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科技镇长团价值
来源: 紫金山英才   发布时间: 2022-07-25  

同心同向 融入融合 聚力聚智

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自20218月到岗以来,紧紧围绕地方发展需求、战略定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团队“大后方”优质资源和个人专业特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在校地合作、人才引培、产业强链、乡村振兴等方面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南京政产学研对接的精准度,提升科技人才服务的有效性,增强基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为助推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以思想建设为引领为团队协作聚合力

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重要抓手,以理论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江宁团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首位、贯穿始终,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研讨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科技、人才等政策文件的学习、领会和转化,实现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推动。

高淳团在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为提高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精心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次赴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西舍党史教育基地学习,进一步增强团员党性观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紫金山团针对团员“分散”在各个板块、“单兵作战”的实际,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团际交流,发挥协同效应,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以校地融合为目标为地方发展添活力

紧紧依靠后方单位,推动高校与地方、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科技镇长团的一项重要工作。自任职以来,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主动融入地方,广泛学习调研,摸清校地、校企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高校院所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鼓楼团成功推动南京市政府、鼓楼区政府、鼓楼高新区管委会与南京大学共建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南京南智碳中和研究院。探索打造鼓楼区“院士之家”,为驻区院士及院士团队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搭建平台。

江宁团积极探索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未来科技城与东南大学共建创新综合体,签署成都理工大学—滨江开发区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江苏园博园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等。

浦口团持续推动南航先进制造和无人机学科领域与浦口区开展深入合作。促成东南大学与芯德半导体公司合作成立人才定制实验室。助推重庆大学南京研究院项目在浦口高新区的具体落地和发展,对接园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主导产业与重庆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浦口区与南农大获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项目,合作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新模式。

紫金山团积极推动建立南理工建邺创新港和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建邺分中心。对接国防科大校友企业联盟、中南大学江苏校友会、南理工校友企业家联盟等,推动合作设立创新创业平台。牵线复旦大学药学院与徐庄高新区先声药业达成项目合作。推动山东大学等高校专家赴软件谷、白下高新区、临空示范区调研对接。

以创新举措为抓手为科技服务强动力

科技镇长团既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智囊团”,也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双面胶”,只有在工作思路上求创新,才能更好在基层引爆“创新能量”。

栖霞团创新设立服务企业专班、项目招引专班、招才引智专班等,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加强工作协调分工和统筹推进。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强链,团员分别参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10个产业链组,深入园区开展专题调研,把工作沉入一线、落到链上。

六合团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点对点的“菜单式”人才服务,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互联互通合作机制,成立数控机床产业工作站、农业乡村振兴服务站、跨境电商工作站等科技工作服务站,依靠这些平台主动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引导高校专家、校友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赴六合企业参观考察,投资创业。

百日百企产业链大调研活动”是高淳团打造的特色项目,团员深入走访区内重点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及各类园区等单位120余家次,编写调研报告6篇。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深挖产业链企业需求,助力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对接专家、智库资源,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

围绕“海外引才”主题,江北新区团积极开拓各方资源,会同后方派出单位、校友会、同乡会、卓越校友联盟、海外留学生联谊会等合作伙伴,吸引海内外高校校友到江北新区求职就业、创新创业。2021年全团累计推荐60人入驻“海智湾·江北”,实现入湾人才数量“滚雪球”式发展。

以主导产业为平台为项目建设提效力

依托后方资源,科技镇长团紧盯高端项目、高智人才,加强校、地、企三方对接,推动项目落地与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栖霞团成功推动脂禾生物公司、山东中质华检测试检验公司华东总部等16家企业落地栖霞,投资总额超亿元,外资投资金额超300万美元。

紧抓临空经济优势产业链,溧水团成功打响跨境电商品牌,20211015日,首届中国国际跨境电商发展大会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外,溧水团先后前往深圳、苏州等地考察高科技企业80余家,协助策划了在上海、深圳、杭州举办的招商推介会,投资额超17亿元的苏豪纺织集团总部项目和跨境电商项目已达成协议,苏州聚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3D增材制造等十余个项目已完成注册。

立足浦口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浦口团成功推动海德氢能、华粤动力、南京码极客、途仔智能科技(南京)等多个优质项目落户浦口。

以多元服务为特色为民生福祉献智力

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充分发挥团队专业优势,在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民生。

以深耕文旅产业为抓手,江宁团助力地方人文气质提升和城市建设。会同江苏园博园联合主办“你好 江宁”城市美学下午茶活动,协助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主办“人文牛首 格调江宁”牛首山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大会,为江宁文旅融合发展添砖加瓦。202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团员作为园方代表在主论坛上分享江苏园博园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鼓楼团围绕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推动汉口路、陶谷新村等一批环境改造工程与南大校内环境改造工程联动实施。打造南大后街——金银街国际青年潮流街区,积极推动南京大学苏浙运动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建成后将新增机动车位1007个,为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题、加快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保障。

为切实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六合团抢抓毕业生就业应聘的“窗口期”,成功举办江苏省区县首场“百校千企万岗”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帮扶“送岗直通车”南京六合(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吸引437名大学生到六合15家企业就业。

聚焦特色农业资源,溧水团努力推动溧水农产品品牌打造与提升,指导培育和成功注册“溧水蓝莓”“溧水黑莓”“溧水大米”等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帮助白马镇浮山村“小籽花生”打造品牌,实地指导李巷村、南头村、里佳山等地的民宿产业发展。

江北新区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在新区涉农街道开展“田野调查”,依托在葛塘街道设立的科技镇长团工作站,积极引入涉农高校、省农科院专家资源,深入水稻、草莓、园艺等农户家庭,送科技上门,开展“稻田画”“墙绘”制作等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活动,得到农户的肯定和支持。

以成果转化为关键为引才引智尽全力

一年来,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全身心投入、全方位介入、全链条深入,发挥桥梁纽带、穿针引线作用,在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创新、集聚高端人才的生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自去年选派以来,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科技镇长团共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36个,签订技术、研发等合同300多份,合同总金额超16亿元,帮助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项目441项,立项176项,协助申请专利4375项,授权超2000项。

在人才科技对接活动与咨询服务方面,共走访企业4000余家次,邀请专家来访1600余人次,达成合作协议323份,举办项目路演200多场,为人才企业提供融资对接470余家,融资金额达4.5亿元。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共引进国家级人才30人、省级人才127人、市级人才182人、高校毕业生6523人、培训人才近1.5万人。

深深扎根南京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南京市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全体成员用实际行动为南京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了应有贡献。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