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委老干部局圆满完成2002年至2016年期间形成的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共移交文书档案3000余件,同步移交数字化副本及《全宗介绍》《历史沿革》《大事记》等8类辅助材料,实现十五年老干部工作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
一、严格规范档案移交进馆流程
本次移交工作严格遵循江苏省地方标准《档案移交和接收规范》,按照“自检整改-填写移交表-提交验收-检查入库”标准化流程推进。重点对永久类档案中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重要离退休干部政策文件等核心材料实施专项整理,同步完成长期类老干部走访慰问记录、企业离休干部经费审核表等档案的系统归类,确保档案分类准确、编目清晰。移交档案包含纸质目录、机读目录,形成目录载体及数字化副本各2万余页,实现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相容并有机结合的档案管理模式,确保档案检索“双轨并行”。
二、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
本次移交进馆以提升档案数字化率为重点,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归档工作,严格执行“拆线—扫描—质检—装订”全流程规范,确保数字档案与原始档案100%一致。局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参加全市档案基础业务实操培训契机,全流程参与档案入库、扫描、消杀等操作,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理论功底和实操水平。创新实施“双套制”移交模式,推动局机关将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成果同步进馆,有效控制增量、消化存量。
三、深化档案管理机制创新
面对档案工作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转型需求,南京市委老干部局着力推动管理理念转变,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中任务分散、效率不足的局限,将创新理念融入档案资源整合与渠道拓展,明确以服务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方向,强化档案管理的系统性规划。在服务创新层面,聚焦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安全保障,构建统一化信息管理机制,对重要档案实施分级备份和动态维护,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与可溯性,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为不同需求群体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档案服务。
此次档案进馆工作的顺利完成,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档案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智慧档案管理体系,切实将历史档案转化为服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