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六朝古都,承载着千年文脉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践行着新时代文化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这幅宏伟画卷中,有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全市近10万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正以“银发”之姿积极投身文化传承与发展。
思想领航:筑牢文化自信的政治根基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重要指引,把党的文化领导权贯穿老干部工作全过程,以“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和“七个着力”的实践要求系统回答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从而不断筑牢老干部工作的政治根基。市委老干部局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有机结合,纳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联络员和从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三支队伍”培训内容,组织引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学笃行,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银发聚力:构建文化传承的坚实载体
充分发挥“东西南北中”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金陵老年大学、老干部文化艺术协会、老党员工作室、紫金银辉宣讲团等平台的阵地载体功能,组织老同志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旅项目推进、文化品牌国际传播等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让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金陵文脉,着力构建“理论学习+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相融合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每年开展的紫金银辉文化服务队“五进”活动、“文化走基层”活动、助力打造“一河一湖”城市名片等文化主题活动都在百场以上,形成扩大“紫金银辉”品牌效应的长效行动。
老有所为:绽放银发人才的时代价值
全市离退休干部“银发人才专家”队伍中,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学者、政策专家、实践创新者、文艺专家、文化机构管理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等行业专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三大优势”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一直是老干部局的重点工作。一是政治优势强根基。打造紫金银辉名师课堂、理论宣讲精品菜单等,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馆区、进园区、进网络活动,在宣讲先进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二是经验优势促传承。发挥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各类老干部社团协会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诸多结对共建形式,积极融入明城墙申遗、长江大保护,打造“博物馆之城”、“公益演出进社区”等文化惠民工程,在宣传展示“世界文学之都”等工作中做出了有效探索。三是威望优势树新风。组织动员老同志担任青少年“网吧监督员”,以及“文保监督员”、“银发河长”等,融入基层治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文化养老:构建老有所乐的服务新格局
文化养老新格局的构建,彰显了将文化建设深度融入为老服务的创新理念。全市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为主阵地,构建起多层次文化养老矩阵。离退休干部“养老顾问”服务站、金陵老年大学适老生活体验中心等创新举措,为老同志安享晚年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南京老干部”和“金陵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开设文化专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参与度。“老同志看南京”活动与13条党建研学专线、12条“银龄康养”美丽乡村专线有机融合,嵌入“文学之都”“文博之城”等特色文化元素,让文化养老焕发时代光彩。
自我革新:提升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
对标“七个着力”要求,南京市老干部工作系统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综合能力。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各类培训必修内容,每年举办文化素养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文化感召力。随着河西、江北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城南中心即将建成,老同志喜爱的“文化圈”和“打卡点”不断落地。通过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清单,加强与文化、文旅、文博等部门协作,更多“文化惠老”项目正在涌现,“银发赋能”行动持续深化,为南京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持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党员之家”阵地功能不断优化,书画、摄影、诵读等兴趣小组活力迸发,把活动开展好、内容丰富好,人文关怀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