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至7日,以“提升政治能力、锤炼严实作风”为主题,全市“一把手”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培训班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突出思想剖析、自我反省,突出举一反三。
通过专题培训,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在政治能力、系统思维、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舆情引导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增本领,以过硬政治能力和优良作风扛起使命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政治三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于洪生以“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主题,通过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围绕深刻认识提升政治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层层展开、深入阐述。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在强化理论武装中补足精神之钙;要提高政治领悟力,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加强党性锻炼;要提高政治执行力,在弘扬斗争精神中直面突出矛盾。
他说,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员干部要找准坐标、选准方向、瞄准靶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海波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主题,从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近二十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般规律、下一步推进南京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主要建议等三方面进行阐释。
他就南京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十点建议:建立落实“四方责任”的临时制度,重点强化企业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增强公众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倡导“负责任的市民行为”;出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管理办法,避免“灯下黑”;启动出院患者身心健康跟踪服务,凸显人性关怀;加强发热监测,提升疫情风险的“早发现”能力;保留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设置,强化值守工作;开展应急征用的补偿工作;提升社会动员效率,建设全市统一的志愿者管理平台;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第三方评估;启动应急预案修订,加强和改进应急准备。
学会倾听是对批评的应有姿态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云松授课的主题是“禄口机场疫情中的舆情大数据复盘与思考”。他通过数据分析,对禄口机场疫情中的舆情产生情况进行了复盘,对舆情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对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增强应急管理中的舆情应对能力提出了建议。
他分析了舆情初发期、上升期、发酵期、平复期四个阶段,总结经验教训,还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舆情产生的特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提出当前应急管理中的舆论流引导,学会倾听,是对批评的应有姿态。在应急事件中要变速度为温度、化仓促为有序、用对标来反思,争取在被动局面下获取主动。
打造精细、智能、高效城市治理体系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以“大数据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实践运用”为主题,重点介绍上海数字治理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设计和思考。
她说,数字治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支点,推动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治理体系重构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要结合各自城市特点,以“实战管用”为导向,充分发挥平台治理数字化、感知化、互动性、无界性、智慧化的特性,通过多重功能集成、全域系统架构、全面技术驱动和整体流程再造,努力打造精细、智能、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省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杨琦授课的主题是“领导干部系统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出发,对系统思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运用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行了全面阐释。
他说,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遵循。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工作的鲜明主线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江苏发展。省委强调,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一场系统革命,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增强自觉运用的意识,提高善于运用的本领,真正把系统观念体现到想问题、作决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