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南京党建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工作
秋风启新程 关爱不落幕 ——南京市各级关工委2025年暑期校外辅导班交出成长答卷
来源: 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 2025-09-16

秋风渐起,新学期的铃声如约敲响,南京市各级关工委2025年暑期校外辅导班也随之落下帷幕。这个夏天,各级关工委在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协同支持下,紧扣青少年成长需求,充分整合“五老”志愿者、教育资源、社会力量,创新活动载体与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设暑期校外辅导班,不仅为青少年打造了安全有序、内容充实、趣味十足的“暑期乐园”,更切实解决了家长“看护难”的后顾之忧,用贴心服务与多元课程,助力青少年在假期实现全面成长。

安全“严把关”筑牢假期“防护盾”

“孩子在这儿上课,我们家长特别放心!”家住高淳区固城街道的李女士,每天准时送孩子到暑期班,提及安全保障,她频频点头。今年暑期,南京各级关工委将“安全”二字贯穿始终,以“安全第一、自愿参与、家校协同”为准则,从前期筹备到日常管理,层层细化保障措施。

高淳区固城街道关工委提前制定工作计划,统筹推进街村联办及自办辅导班,明确由各校(村)对接生源,家长签订三方安全协议,全年开设的10个暑期班,覆盖了中心站、小学及多个村落,让农村孩子也能安心过暑假。横梁街道关工委则通过专题工作会议,敲定服务能力提升、经验分享等重点任务,为暑期班“划好路线图”。

政法系统的“守护力量”更成了暑期班的“定心丸”。雨花台公安分局梅山派出所关工站的民警,多次走进上怡新村暑托班,逐一检查消防设施、排查电气线路;浦口区珠江派出所关工站的民警则带着“安全课堂”进校园,用生动案例讲解防溺水、防火防盗、反诈骗知识,“我们多走一步,孩子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一位民警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课程“玩出花”,解锁成长“新体验”

“原来翻花绳能变出这么多花样!”在浦口区白马社区的暑期校外辅导班课堂上,10岁的王梓轩拿着自己编的“五角星”翻花,兴奋地向同学展示。今年暑期校外辅导班,打破了“单一补课”的传统模式,围绕青少年兴趣与发展需求,打造出学业辅导、素质拓展、文化传承、科技科普“四大板块”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学业辅导之余,安全知识“不掉线”。高淳区七彩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横梁街道“爱心小屋”等暑期班,不仅安排老师为孩子答疑解惑,还联合消防、红十字会、司法所等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之前总提醒孩子别去河边玩,但他没概念,听完防溺水课,现在还会反过来提醒我呢!”一位家长笑着说。

传统文化课程更是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华魅力。汤泉街道瓦殿村的非遗油纸伞DIY现场,孩子们握着画笔,在白色伞面上勾勒出荷花、祥云;溧水区张家村的书法朗诵班里,墨香伴着琅琅书声,孩子们一笔一画临摹楷书,齐声诵读《弟子规》;多伦路社区则组织青少年走进六朝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盯着展柜里的青瓷莲花尊、陶俑,听千年之前的金陵故事,“原来我们南京这么有历史,我以后要多去博物馆!”六年级的陈雨桐说。止马营社区的暑托班更热闹,28场折纸手工、武术、合唱特色课程轮番上演,结业礼上,孩子们的武术表演虎虎生风,合唱《少年中国说》更是赢得满堂喝彩。

科技科普课程则成了暑期班的“爆款”。玄武湖街道的“科技少年,飞向未来”活动中,孩子们操控着无人机,在空旷场地完成“绕桩飞行”“定点降落”,脸上满是成就感;袁家边社区联合高校团队带来的AI探索课上,酸碱反应实验让孩子们惊呼“像变魔术”;长虹路社区的“动物运动与仿生机器人”讲座上,蛇形机器人灵活扭动、机器昆虫“展翅”爬行,专家的讲解让孩子们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鹭鸣苑社区组织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研学之旅,更让孩子们在恐龙化石、古生物标本前驻足,“原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太神奇了!”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资源“聚成团”,织密育人“协同网”

“这个暑期班能办得这么好,靠的是大家一起出力!”谈及暑期班的筹备,新港村工作人员深有感触。今年各级关工委打破“单打独斗”的模式,积极联动高校、企业、社区、公益组织,构建起“校社家”协同育人格局,让优质资源“流动”到孩子们身边。

师资队伍“多元化”是最大亮点。高淳区固城街道246名参训学生的背后,是25名在职教师、21名大学生志愿者、5名“五老”志愿者及7名村兼职社工组成的“教学天团”——在职教师负责课业辅导,大学生志愿者带来趣味科普,“五老”志愿者讲述红色故事,社工则操心孩子们的日常。北京大学学生音乐剧社、南京邮电大学“金陵邮梦人”团队、南京审计大学“青禾筑梦”团队等高校力量,也带着专业课程走进社区,“大学生哥哥姐姐教我们唱英文歌、做科学小实验,特别有意思!”孩子们的评价充满童真。

资源对接更显“巧思”。新港村村委会邀请来自南京交通集团的驻村第一书记参与暑期班筹备,企业送来的书籍、文具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励志幼儿园联合古棠社区关工委,策划了“牛奶工厂探秘”“消防队参观”“航天讲座”等公益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卫岗乳业看牛奶生产流水线,穿上迷你消防服体验“灭火”,听航天工作者讲太空故事,“原来课堂不止在教室里!”孩子们的认知被不断刷新。浦口区法院、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也走进社区暑托班,用动画、漫画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法治教育,让法治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悄扎根。

成长“看得见”,温情收获“满口碑”

“这个暑假我不仅补好了数学,还学会了弹尤克里里!”暑期校外辅导班结业时,家住雨花台区的刘昊宇拿着自己的“成长手册”,向家长细数收获。今年南京各级关工委暑期校外辅导班覆盖全市多个区、街道与社区,服务青少年人数众多,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成了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学业上,小班制辅导与耐心教学让成绩稳步提升,不少孩子从“怕发言”变成“爱表达”;素质上,科学探索欲、文化认同感与安全意识全面增强,越来越多的孩子放下手机,爱上了读书、手工、科普实验。

家长们的好评更是源源不断。“我和爱人都要上班,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没人管,现在有了暑期班,孩子既能学习又能玩,我们也能安心工作。”“孩子回家会主动分享在暑期班学的知识,还会提醒我们注意防火,变化太大了!”家长们的分享满是感激。

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收获满满。“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虽然紧张,但看到他们认真的眼神,就觉得特别有意义。”南京邮电大学的志愿者小周说,这个暑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历,更让他体会到了助力家乡教育的责任。

对于各级关工委而言,这场暑期“关爱行动”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校社协同’‘资源整合’‘特色课程打造’,这些都是我们后续工作的‘金钥匙’。”一位关工委工作人员表示。

秋风启新程,关爱不落幕。未来,南京市各级关工委将继续联合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依托“紫金银辉助发展”行动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进一步优化暑期校外辅导班服务模式,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持续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为青少年打造更加优质的校外教育平台,守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让“暑期乐园”的欢声笑语,年复一年在金陵城回荡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5004952号-7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1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