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激发公务员担当作为内生动力,江宁区围绕平时考核“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等问题,坚持系统集成、层层推进、全程管理、结果导向,推进建立“计划——执行——评价——反馈——运用”全链条平时考核管理制度体系,激励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
突出系统集成,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制定《江宁区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细则》及配套纪实手册,形成“1+1+2”平时考核政策体系。落实考核方案审核机制,对全区所有单位平时考核工作方案逐个“过筛子”进行优化提升,确保考核指标、考核流程、结果运用有依据。推动平时考核与绩效管理、年度考核等有效衔接,鲜明树立“平时好才能全年优”的工作导向,明确年度考核“优秀”应从平时考核结果“好”较多且无“一般”“较差”等次的公务员中产生。
突出贯通有力,层层推进工作落实
将平时考核纳入部务会成员联系区管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坚持调研指导在日常,及时发现和解决平时考核工作问题。明确各单位落实公务员平时考核的主体责任,针对共性问题印发工作提示单,推动平时考核工作落地见效。及时挖掘提炼有关单位特色做法,按需组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培树禄口街道、区数据局2个示范单位,入选上级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平时考核工作提档升级。
突出精准高效,实现考核全程纪实
指导各单位通过手册,全面记录公务员每月工作完成的量质效。对绩效管理试点单位,强化平时考核记录与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综合运用,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通过“全员测评+分管领导评鉴+党组(党委)审核评定”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考评,确保公平公正、考严考准。重点抓住“两头”干部,记好“实绩账”,对平时考核被确定为“好”和“一般”“较差”的公务员,单位给予百字评语,明确“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纳入干部实绩正负面清单,引导全区公务员比学赶超。
突出奖优罚劣,深化考核结果运用
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平时考核好、能力潜质高的公务员,纳入后备干部库持续关注培养,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根据平时考核结果,对被确定为“一般”“较差”等次的干部建立预警机制,由单位分管领导进行谈心谈话、心理辅导、批评教育,及时发现了解干部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和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分类开展提醒谈话、心理疏导、批评教育,帮助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