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部署会暨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锚准“精细规划、优化手段、强化保障”三条主线,推动“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落细落实,力促基层党建工作提质量、见实效。
做实精细规划,明确“新起点”
聚焦重点抓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年度工作谋划、换届“回头看”、“聚心惠民、居此莫愁”集中走访等行动,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基层党建意见建议152条。深入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抽调组织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园区党务骨干24人,组建专项调研组,形成调研实录12篇、调研报告6篇。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金融、律师、青创等领域专题党建调研8次,进一步摸清特点、找准问题、明晰思路。
精细规划谋推进。聚焦调查研究成果,结合上级部署要求和建邺实际,研究梳理远期总体规划、年度具体细化的路径,形成全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5年行动目标,城市党建和“两新”党建3年推进计划。注重落细落实,精心制定年度城市党建“三强三化三提升”、“两新”党建“三领一提两助力”、党员教育“不忘初心·建功立邺”先锋行、党建责任“一突出三到位”“四项行动”,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具体路径。
层层发动明方向。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省市会议精神,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具体举措。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就推动“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落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专门作出批示。区委组织部务实召开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任务部署推进会,理思路、推重点、强责任、明要求。各基层党(工)委累计召开专题学习会20场,确保责任感、紧迫感层层不衰减。依托“建邺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贯彻“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专栏,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优化推进手段,找准“发力点”
突出项目牵引。将省委深化提升行动34个项目,细分为80个子项目。拆解细分“四项行动”,梳理81项具体任务,明确目标内容、具体措施、落实主体、完成时限,实施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定“红色物业”、统筹下沉基层资源等重点项目5个,定点攻坚,带动提升。实施“新邺聚力”7项工程,发布“暖新莫愁”9个党建重点项目,启动首批76个“宁小蜂驿站”建设, 严格落实“部门认领—时序推进—日常督导—年底验收”工作流程,推动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难题,着力把党对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举措落到实处。
统筹工作合力。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区级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45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设立推进办工作专班,汇聚多方力量。着眼“同城共筑”目标,启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双向走访、双向服务”,认真编制“五张清单”,深化河西南党群联盟、金融城党建联盟等党建共同体建设,强化组织联建、活动联办、经验联学、治理联动,为基层赋能增效。集合组织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街道园区等26个单位力量,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固化“立体推进”党建工作体系。
强化考核问效。持续提升党建考核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系数指标权重,发挥“指挥棒”作用,树立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按照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落实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牵头领办1—2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坚持小切口、深挖掘、解难题,督查年中自评工作进度、年末总结落实情况,推动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增加党建考核半年评估情况占年底总分比例,进一步扩大格次赋分范围,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平常。
加强基础保障,夯实“支撑点”
加强经费保障。建立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红领津贴”、“宁小蜂驿站”建设、行业党建工作等专项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专项列支制度;完善“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成倍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补助经费;按照市区两级1:4的配备标准,向新成立“两新”组织党组织拨付5000元工作启动经费;加大“十佳”社区书记、主任和优秀社工奖励力度,为“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提供国企员工待遇,向一线党务工作者倾斜更多“真金白银”。
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社工、助理网格员等纳入建邺人才集团管理范畴,通过劳务派遣、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三方面创新”,构建“人才集团管理+用人单位使用”运作模式,探索将优秀社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形成向深耕基层大力激励的鲜明导向。建立党务+经济“双专员”上门机制,形成企业诉求“前台受理、后台帮办、跟踪服务、反馈到位”处理闭环,切实助企纾困。区委组织部重点联系20家民营企业党组织,整合党建、经济、社保等各方面力量,常态开展组团式、结对式指导,引领“两新”组织一心向党、健康发展。
充实党务力量。在社区网格,将党员社工组织关系转入网格党支部,协助做实网格化党建工作;在产业园区,市场化选聘27名“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和工作任务清单,精准开展“KPI+OKR”考核;在行业领域,落实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行业党委书记相关要求,设立行业党委办公室,明确不少于2名专职工作人员。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派驻共建 新心相连”活动,首批选派6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定点联系平台企业及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