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轮疫情,南京市推动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抗疫一线,全覆盖支援1227个村(社区)。3月14日以来,累计下沉党员干部60.6万人次。
严把交通卡口第一关
交通卡口是外防输入的前沿阵地,广大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坚决守牢第一道关口。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老党员,守好城市大门,义不容辞。”疫情当前,江北新区公安分局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军,主动放弃休息,请战到任务繁重、人手紧缺的六合南高速卡口驻扎值守。为守好南京“东大门”,栖霞区组建机关党员突击队,233名党员干部兵分三路驰援查验点,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担负起登记排查、采样查验、物资运转等任务。
“小孩手骨折了,我们上个星期就跟南京市儿童医院的专家约好了做手术,现在伤口感染手术要提前。”3月28日上午,在127省道苏皖省界公路查验点等待跨省通行的李女士焦急不已。现场驻守的浦口区交通运输局党员闻讯立即开启紧急查验通道。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抽调党员干部精干力量成立防疫保稳工作专班,为运输民生物资、急病求医等开辟快速通道,有效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通道不断、必要生产生活物资不断。
坚守封控隔离最前沿
江宁区第一时间在封控管控小区、隔离场所建立临时党支部,组建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突击队,选配责任心强、协调能力突出、领导经验丰富的36名区管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点位长,包干制负责封控管控小区。目前,全市成立点位临时党组织2350个,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1.22万个。
建邺区15家隔离酒店内,各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健康观察、防控消毒、后勤保障、人文关怀等党小组,成员由区级机关、区属国企以及卫健系统170名党员骨干组成。制定隔离人员全流程方案、建设改造“三区两通道”、及时收集响应隔离人员诉求……他们化身24小时在线的“生活管家”,用实际行动彰显抗疫速度和温度。
3月28日,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封控小区顺利迎来一个“抗疫宝宝”。从凌晨5点多接到求助电话,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闭环转运、顺利生产。秦淮区注重加强封控管控小区高龄老人、孕产妇、高三学生等重点人群关怀,下沉党员干部除承担物资运送、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外,还结合专业特长,为居民做心理疏导、为行动不便人群上门护理、为学生配送学习用品……点滴暖心举动,赢得隔离人员点赞。
织密助企纾困安全网
为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南京出台助企纾困20项举措,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领带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办暖心实事。
六合泉水芹是当地特有品牌蔬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300多亩泉水芹找不到销路,农户心急如焚。下沉社区的六合区商务局党员小分队得知后,积极协调联系苏果超市、“鲜丰汇”采购平台、省市多家机关单位等,想方设法拓展销售渠道。
市人社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两手抓”,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摸排用工需求,加强供需匹配服务;推出缓缴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降低保险费率,发放小微企业社保补贴,市区联动举办线上招聘会等举措,千方百计稳就业。
经过党员干部一线走访调研,玄武区发改委、商务局、金融局围绕商贸行业复苏、文旅行业回暖、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产业,提供“应急贷”贷款、开发“码上贷”平台、开展“线上融”服务,50余家区内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意向协议,意向授信额度近1.1亿元。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任务最繁重的区域、抗疫最吃劲的岗位,全市党员干部冲锋一线、全力以赴,与基层工作人员干在一起,不获全胜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