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是确保高校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人员基数大、物资需求多、及时供应难的特点,作为高校集中区域的江宁高新区,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协同作战优势,积极牵头协调辖区12所高校分组抱团,对重要防疫物资进行联合储备、联合保供,探索实践高校疫情联防联控新路径。
“原来需要储备上万件防护服,实行联合保供后,我们现在只需要储备2000件左右,最后,江宁高新区统筹保供。各高校依托大学城结成了保供联盟,真正减轻了负担,又能保证应急物资到位。”对实行重要防疫物资联合保供的举措,南京工程学院后勤保障处处长陶沙评价说。该项创新举措,受到江宁高新区12所高校一致欢迎,两天内各高校就互相签订了联合保供要约。
最急需的是什么,最迫切的是什么,联合保供就保什么。据介绍,按照“联合储备、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动态管理”的原则,联合保供一方面保供防护服、防疫帐篷、折叠床等大宗物资,另一方面保供一日三餐日常所需物资。江宁高新区专门成立“江宁大学城高校应急物资保障联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运送保障组、物资储备组3个专项工作组,相关高校校级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共同参与,对应急物资协调、运送保障、各类物资持续性支持等,进行全方位保障,确保紧急状态下第一时间对各高校保障到位。
江宁大学城高校集聚,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明显,在疫情信息共享、防控策略协同方面,发挥了各自专业优势。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正在筹建的PCR(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室,将大大提高区域核酸检测能力;金陵科技学院相关专家团队开发的访客系统,被驻区3所高校使用;南京晓庄学院“陶老师”工作站为本地区中小学生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系统化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为进一步织密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在江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江宁高新区已对大学城高校进行了8轮核酸检测,对180余名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进行隔离转运,协助高校解决涉及疫情的各类政策咨询、12345回复、大数据排查、健康码转码等工作。通过校地协同联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保障江宁大学城12所高校15万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