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江北新区坚持党建引领“一盘棋”思想,在毫不松懈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聚焦纾困助企、助力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稳产保供有力度
江北新区党工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16条纾困助企政策,做好企业供应链保障服务,全力保障新区企业发展。成立企业专项组,出台《南京江北新区纾困助企保运行若干措施》及其实施细则,从援企稳岗、金融支持、民生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惠企便企政策,包括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帮助中小微市场主体平稳过渡、健全产业链融通发展体系等内容,并逐条逐项公布责任单位党组织及联系方式,进一步压实责任,集成力量保障市场主体发展。
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新区党工委第一时间成立由经济发展局、建设与交通局、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组成的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专班,联合各产业平台和街道建立企业供应链专项服务响应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推动企业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诉求困难、稳定生产经营,保障重点防疫物资的生产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协调办理了保供物资车辆通行证778张,发出协调函件28份,协调解决了南汽、中车等企业员工往返汊河通勤和供应链保障问题,南钢等部分企业原燃辅料进厂及产成品出厂运输问题。
强农惠农,乡村振兴有速度
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技赋能、品牌强农、金融助力,共促乡村振兴。长芦街道党工委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座谈、查看资料、现场抽查、走访农户等方式,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推广使用绿色技术为杠杆,稳步发展粮食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装备水平的优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1.48%。依托绿色发展基础,以3个家庭农场主为试点开展稻米品牌创建工作,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实现以“品牌强农”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葛塘街道党工委着力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探索“政府+银行+农户”的发展新模式,与党建共建单位紫金农商银行葛塘支行合作,在长城村、官塘河村、接待寺社区设置金融服务点,形成金融服务线,为周边村民提供优质、便利、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依托“金陵惠农小额贷”,全力推进整村授信,缓解农民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完成建档约1万户,授信5000多户,贷款约50户,贷款金额共计500多万元。
回应关切,民生保障有温度
江北新区各级党组织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好办实各类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沿江街道党工委推进“未诉先办”工作法,变“被动应诉”为“主动服务”,梳理解决小区垃圾分类、装修、物业管理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居民的“暖心人”。大厂街道党工委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专车接送、专人陪同等贴心服务,确保老年人接种安心、舒心、放心。
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统筹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和民生事业发展等工作,联合多部门组成若干个现场验收小组,对新区中小学校园内外的疫情防控现场进行拉网式、全覆盖验收评估,确保复学复课安全有序。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建立“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引入社会优质资源提供多样化课后服务。依托“环高校产业创新集聚区”举办3场助企引才高校空中双选会,帮助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对接,为新区优质企业、毕业生、重点求职群体牵线搭桥。倡导“不见面办理”,线上办理就业社保业务,同时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改造,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