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评论|从群众“眉头紧锁”中找破解之策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 2023-11-03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要传承四下基层好作风,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基层、走入现场、融入群众,在真听真看真问中了解真实情况,找准找实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才能把基层冒热气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经验带上来用起来,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现实中,极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以上级注意代替群众满意,用提高嗓音压低基层声音;有的不愿下基层、不会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脸生干部;还有的下基层不下车子,不进村子;甚至有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或选择性处理,等等。这些远离基层、游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怪象乱象只会败坏党的形象、寒了群众的心。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生动的教材。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必须面向基层真开门、开大门,推动领导干部与群众常结亲交朋友,干群关系才会不离不弃。要沉到一线知民意,带头到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重点围绕群众的难、企业的盼、基层的愿,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网罗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问题浮出水面,把建议摆到桌面。要掌握沟通技巧,多些七嘴八舌式讨论,多说土话、大白话、掏心窝子的话,拉近身心距离,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耐心解答,善于从群众的话里话外眉头紧锁中甄别好与差,找到工作的方位、落实的方向、改进的抓手。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越是敏感,越不能反感,越是棘手,越不能袖手。要坚持乱麻中找线头,从具体的事和具体问题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和轻重缓急,突出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专项整治,特别是对一些历史遗留、久治不愈的老大难和硬骨头,如鸬鹚入水般久久为功、一盯到底,不打太极、不留坏账,确保承诺一条一条兑现,整改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沉浸式回应诉求,清单式公示整改措施,摊牌式亮出阶段性成效,对群众有异议,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返工”“回炉,不见成效不撒手。也要刀刃向内、严实查摆自身存在的宗旨意识不牢和作风虚浮等问题,着力从思想根源上纠偏找差,真正使主题教育成为厚植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