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建
本市动态|市检察院:综合运用多元化解方法为民办实事
来源: 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5-22  

近日,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历经7年的拆迁赔偿纠纷申请监督案得到圆满化解,不仅申请人吴某给办案检察官送来感谢信,而且当事行政部门也送来锦旗,感谢检察机关公正司法,化解矛盾纠纷,为当事双方排忧解难。

事情要回溯到20167月,吴某所有的房屋在政府征收范围内,但他对政府公告征收的强制拆除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由于该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程序,法院一审判决吴某败诉。吴某不服上诉,经法院二审、再审,吴某依然败诉。

对三次判决仍然不服的吴某,向市检察院提起行政赔偿监督。同时,吴某对有关部门做出的行政补偿决定不服,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补偿诉讼,但未获支持,为此他又向省检察院提起了行政补偿监督。

其实,吴某是市检察院的“老熟人”。多年前,作为另外一件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吴某因不服案件的处理决定,一段时间内,拿着“小喇叭”多次来检察院门口“打卡”喊话,经检察官多次释理说法才解开心结。

“这次向检察院提起监督时,他内心还有点忐忑,怕因自己之前的过激行为而受‘冷遇’。”案件承办人仇必林说。

让吴某感动的是,检察官不仅热情接待了他,为推动此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省、市检察院还专门成立了联合办案组,实现一体化办理,争取一揽子解决他的系列行政争议案。

“为寻找化解突破口,我们认真审查案卷材料,多次倾听当事人意见,细心分析矛盾‘症结’,并实地调查走访,核实比对其他拆迁户赔偿情况。省、市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多次研究讨论指导案件的办理。”仇必林介绍。

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始终站在申请人的角度,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通过耐心释法说理让其充分了解法院判决的依据,并用公开听证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促其认识长期诉讼给自己生活、给司法行政机关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次次地耐心疏导、真诚沟通,吴某开始反思自己对拆迁利益的诉求,觉得之前的有些诉求确实不符合政策。同时,办案检察官也查阅当时的拆迁政策,帮助他争取到部分合法的拆迁利益。

最终,吴某心悦诚服,主动撤回两份监督申请书,历时7年的行政诉讼纠纷案得以彻底化解。案件办结后,吴某和行政机关都给仇必林打来电话,说案件办得好,向他表示感谢。

“矛盾的化解,让吴某的权益得到维护,不用长期奔波在打官司的路上;当事行政部门也松了一口气,7年来,他们不仅要在吴某起诉时向法庭应诉,而且该拆迁片区审计结项问题也无法解决,影响工作的开展。”仇必林说。

主题教育成效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记者了解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能为老百姓做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这样的初心叩问成为市检察院广大党员干部的自省自觉。

具体到处理该监督案中,办案检察官牢牢抓住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这个“牛鼻子”,综合运用释法说理、公开听证等多元化解方法,既解“心结”又解“法结”,帮助当事人走出程序空转的“旋涡”,切实减少行政机关的“讼累”,保障司法的权威和行政机关的公信力,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以实际工作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09086737号